•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高校動態 > 評論:“數字電視進災區”,幫忙還是添亂?

    評論:“數字電視進災區”,幫忙還是添亂?

    作者:令狐達 時間:2008-06-03 來源:eNet硅谷動力 收藏

      【eNet特約評論】最近據媒體報道,的一個救災分隊,將地面送入災區,他們通過綿陽電視塔播出了“國標單載波”信號,并且在當地的體育館和廣場安裝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83586.htm

      對于上海交大深入災區,幫助災民恢復正常生活的精神,無疑是值得稱道的。不過,他們將“國標”地面送入災區的行為,實際上卻沒有起到什么實質性的作用,反而有宣傳“國標單載波派系”和“噱頭”的嫌疑。

      越是在災難面前,越是最古老、最傳統的技術值得依賴。比如在地震之后,有線電視網絡中斷,可能被摔壞,因此此時最可靠的媒體反而是最古老的收音機。有收音機廠商向災區捐贈了收音機。筆者曾經在國外網站看到,有專門的手搖發電的災難收音機銷售——在災難之中,電池都很難獲得,最原始的手工發電變成了最可靠的技術。

      所以說,在緊急時刻,最傳統的技術是最可靠的。談到電視廣播方面,目前地面模擬廣播已經十分成熟,也有手機廠商生產出了可以接受免費地面模擬電視廣播的手機。顯然,如果是向災區人民報道就在動態、逐漸恢復電視娛樂體驗,首當其沖的應該是電視塔充當主力的模擬電視廣播。

      談到地面,眾所周知的是,地面數字電視早已經成為一個“雞肋”和“鬧劇”。有關部門搞了一個融合“單載波和多載波”的融合國標,兩大利益集團滿意了,但是給消費者和整個產業鏈卻增加了負擔。除了標準制定的荒唐之外,面對城市以有線數字電視主導、鄉村和山區以衛星數字電視直播的格局,電視塔發射的地面數字電視已經成了一個食之無味、無人問津的雞肋。

      按照廣電局規劃,每一個城市只會播出六七個地面數字頻道,其中包括免央視綜合高清,全部免費播出。在城市中,大概沒有幾個消費者會為了區區這幾個頻道添置一臺兩千多元的地面數字電視

      回到四川地震災區,有許多山區的民眾因為生活水平限制,可能還在使用比較舊的模擬,這種電視機甚至沒有視頻接口,因此也無法連接,當然也就無法觀看地面數字電視。在各大災民安置點,工作人員需要的是簡單和穩定的設備。盡管推廣地面數字的工作人員會贈送一些機頂盒,但是機頂盒連接電視機,無疑給安置點工作人員增加了工作量和麻煩。換成模擬電視機,只需要把小天線一拉,電源一插,就可以播放節目了。

      在“數字電視進災區”的新聞中,筆者還看到了濃厚的利益集團氣息。發射數字信號也要注明“國標單載波”型號,顯然如果是“國標多載波”的機頂盒,還無法收看到“上海交大救災小組”發出的信號。

      鑒于地面數字電視天生的“雞肋屬性”,有關其“融合國標”的各種后遺癥已經不值得我們再去花費時間討論。

      筆者在之前的評論中指出,中星九號直播衛星的升空,將給四川災區的民眾恢復正常的電視娛樂帶來便利。電視塔信號無法有效覆蓋的山區,給衛星數字電視直播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大舞臺。筆者也希望廣電總局能夠推進中星九號專用衛星機頂盒的量產,從而讓廣大災民能夠在分布在各地的過渡住房內看上奧運會。

      綜上所述,越古老的技術在災難面前是越可靠的。電臺廣播和模擬電視此時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在生活逐漸恢復正常之后,中星九號的波速將給災區帶來奧運賽場的報道以及四十七套免費的衛星頻道。(令狐達評論)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丘县| 台南市| 习水县| 抚州市| 南涧| 夹江县| 寿宁县| 崇仁县| 华阴市| 田东县| 通山县| 砚山县| 沁阳市| 乌兰察布市| 汽车| 花莲市| 通许县| 双城市| 庆元县| 墨江| 海林市| 普定县| 安平县| 开江县| 壶关县| 呼和浩特市| 兴安县| 白朗县| 社旗县| 闵行区| 张家川| 阿拉善左旗| 柞水县| 长兴县| 无极县| 江门市| 肇源县| 兴国县| 西峡县| 琼结县|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