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導致夏新電子今年上半年出現預虧
——
夏新電子04年年報顯示,雖然投資者對手機行業不景氣早已有了心理準備,但是夏新電子一年之內每股收益由1.37元降至0.04元(較上年減少97.31%)還是讓投資者吃驚不小。此外,與此項對應的是夏新電子股價由04年年內高點17余元已經降至4.11元。04 年該公司共實現銷售收入50.55億元,同比減少25.86%;利潤總額同比減少98%;凈利潤同比減少97.31%;手機產品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33%,毛利額比上年同期降幅達60%。
夏新電子將原因歸結為,04年手機行業競爭更加劇烈、毛利率快速下滑,產品贏利能力持續萎縮,手機高利潤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同時,由于該公司對于3G手機開發投入大,加重了的經營負擔。 該公司稱,考慮到05年度手機行業仍面臨嚴竣的經營壓力以及公司長遠發展的需要,擬定04年度利潤不分配,也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而其未分配利潤計劃投入3G手機、液晶電視、筆記本電腦等新品研發、生產以及用于優化管理方面等。
由于各大手機廠商業績滑坡,庫存壓力增大,手機價格戰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手機市場至少有3000萬到4000萬臺庫存,國產手機庫存問題并不是通過幾次促銷所能解決的。銷售下滑、市場份額萎縮,幾乎成了國產手機廠商的共病。就在國產手機節節敗退的同時,跨國企業如摩托羅拉、諾基亞及三星正步步搶占其市場占有率。專家指出,國產手機要從根本上擺脫目前所面臨的窘境,須加大手機研發,持續提升品牌價值,打造高效、快速的營銷渠道,開拓新興市場。
不過令人擔憂的是,在短期內還看不到夏新電子扭轉頹勢的希望。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而投入重金的諸多領域,目前也鮮有突出的盈利表現。事實上,夏新電子經營的“亞健康”狀況早在2003年度就初現端倪。當年公司各主要業務指標的增幅就不同步、不均衡,集中表現為主營業務利潤、利潤總額的增幅遠不及銷售收入的增幅,而凈利潤的增幅又不及主營業務利潤的增幅。人們對夏新電子多元化發展偉戰略的持續實施能力和最終實施效果產生懷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