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學“課程置換”對接就業
從這個新學期開始,濟南大學信息學院100名大四學生不用再像其他大四生那樣上學院原來安排的課程了,他們在這一年只需要學習日語和軟件開發技術兩門課程,修滿足夠學分,即可完成學業。
這是學校適應社會需求,在信息學院實行的軟件外包實驗班。該實驗班的開設旨在培養具有一定日語水平同時又能熟悉企業實際技能的社會應用型人才,使畢業生能夠順利勝任對日軟件外包企業的各種工作崗位。
針對社會對日語人才需求的迫切,濟南大學信息學院在大四學生中推行了這一新的培養模式。這100名學生是從信息學院大四學生中選拔出來的成績優秀者,在這一年中,學生用“課程置換”的方式,把實驗班在新的課程體系下修得的必修與選修課程的學分代替原來課程的學分,就可以修滿學校規定的學分。這一舉措既適應了社會需求,又開辟和對接了更為廣闊的就業渠道。濟南高新開發區齊魯軟件園的36家對日軟件外包企業對此很感興趣。日前,NEC軟件(濟南)有限公司、濟南東忠軟件公司已向這些學生伸出了“橄欖枝”,不僅在學習期間給他們提供一定報酬,畢業后還可加盟他們的公司。
濟南大學這一培養模式將培養實際技能型人才納入正常本科教學培養計劃,目前在省內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方面實屬鮮見。
另外,惠普(中國)公司也在濟南大學信息學院選拔了40名專業水平較高的大四學生派遣到大連惠普(中國)公司進行工作,待三個月實習期滿轉正后,每人將獲得4000元左右的月薪。為保證這批學生完成學業,學校和公司還緊密配合,由學校將學生的作業和試卷寄到大連,公司派專人督促學生完成作業,并指定專門考場嚴格考試。在學生實習階段,公司還提供課題,幫助學生完成好畢業設計。這意味著,這40名學生在大學四年級擁有濟南大學“學生”和惠普(中國)公司“員工”雙重身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