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李克強:中國“智造”是打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鑰匙

    李克強:中國“智造”是打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鑰匙

    作者: 時間:2015-11-23 來源:3D打印在線 收藏

      在最近幾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新”一詞被頻頻提及,在9月底和10月底的兩次基層考察中,李克強總理也把推動“新”作為調研的重要內容。他強調,“互聯網+雙創+中國制造2025,彼此結合起來,進行工業創新,將會催生一場‘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83201.htm

      據媒體報道,李克強對“新工業革命”的關注,可以追溯到2011年,當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杰里米·里夫金所著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甫一問世,他批示要求發展改革委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密切關注”。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建立起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制造業體系,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高鐵、核能等優勢產業也走向海外市場,成為中國的新名片。

      

     

      但是,總體說來,制造業“大而不強”。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差距明顯。實現“中國制造2025”,從“中國制造”跨越到“中國品牌”,核心是“中國智造”,必須加速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追溯人類工業文明史,不難發現,每次工業革命都是在新的通信技術和新的能源系統結合下發生的。從18世紀中葉至今,人類走過機械化時代、電氣化時代、信息化時代,再到今天的信息網絡化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激發經濟活力的關鍵要素。

      我國傳統工業,長期以來依賴土地、勞動力、資源等生產要素的發展模式已經逐漸失去競爭優勢,不僅增長乏力,而且還面臨著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和發展中國家低成本競爭的雙向擠壓,今年前三季度,工業增加值逐季走低,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連續三個月在榮枯線以下。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很多企業主動求變,去適應互聯網時代消費個性化、定制化、眾包設計、云制造等生產經營的新特點,找到一條“互聯網+制造業”的發展新路。

      比如,寶鋼經歷3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程度最高、最具競爭力的鋼鐵聯合企業,面對產能過剩、微利經營的嚴峻形勢,它確立了“互聯網+鋼鐵”的發展戰略,成立了歐治云商,形成自下而上的生產導向,實現了柔性化生產加速。截至9月底,這一電商平臺服務范圍已經覆蓋全國,累計注冊用戶4.08萬家,累計交易量582萬噸,日均交易量2.9萬噸。

      主動擁抱互聯網的企業還有很多,“互聯網+制造業”也不僅僅止步于銷售平臺從線下到線上的轉換,它包含了市場、研發、制造、服務等全流程。在海爾的“透明工廠”,消費者在互聯網上定制產品后,需求信息會第一時間傳到工廠,生成訂單,工廠可以知道消費者在哪里,消費者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實時看到生產車間現場,大大提高了用戶體驗。

      “互聯網+制造業”帶來的是一個嶄新的概念,通過互聯網把全社會的智慧匯聚在一起,去管理工廠、生產產品,將對制造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它加速了智能制造的發展進程,帶動了工業機器人、3D打印、可穿戴設備等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而且還會創新一系列新的工業發展模式。

      “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的推進,離不開人的因素,李克強總理9月在遼寧考察時說:“集眾智,匯眾力,我們就一定能成大事,就一定能為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必須要有基本依托,這個基本依托就是“雙創”。

      我國曾經歷過三次非常大的創業潮,第一次是上個世紀80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而來的“下海潮”;第二次發生在上個世紀90年代,是在信息科技迅猛發展的背景下興起的網絡創業潮,在1995年到1999年,很多人投身到互聯網,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就是在這次創業潮中發展起來的;第三次,就是時下的“雙創”。

      “雙創”與以往不同,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整體創業創新,政府從政策、資金、平臺等方面給予了太多的優惠條件,創造了最好的創業創新環境和氛圍,使得社會縱向流動不斷加速,各種不利于經濟發展的制度束縛逐漸被廢除,市場活力逐漸增強,可謂是小企業創業,“鋪天蓋地”,大企業創新,“頂天立地”。

      在過去半年里,國務院一直在為這場“新工業革命”作政策儲備,5月份印發《中國制造2025》,6月份出臺《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的意見》,7月份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指導意見》,這一系列政策為經濟發展釋放了新的動能。

      放眼全球,在任何一個國家,工業都是一支不容忽視的中堅力量,沒有強大的工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無論是德國的“”、還是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無一不是在為這一目標而努力。在中國,一場“新工業革命”正在醞釀,“互聯網+雙創+中國制造2025”正在加速它的到來,這也將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和可能。



    關鍵詞: 工業4.0 工業革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如东县| 济阳县| 桐柏县| 松滋市| 秭归县| 正安县| 社会| 盖州市| 上虞市| 崇州市| 阜宁县| 顺义区| 军事| 成武县| 馆陶县| 仁化县| 新源县| 汶上县| 乌兰浩特市| 徐水县| 晋城| 茂名市| 锡林郭勒盟| 宁城县| 信宜市| 潼关县| 区。| 财经| 武汉市| 维西| 英吉沙县| 双城市| 新源县| 岳西县| 安陆市| 务川| 米林县| 巴彦淖尔市| 马山县|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