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從用戶到商業 中國詮釋智能工業生產

    從用戶到商業 中國詮釋智能工業生產

    作者: 時間:2015-03-19 來源:歐洲時報德國版 收藏

      16日漢諾威CeBIT博覽會開幕,作為本屆展會的合作伙伴國,來自中國的企業、產品以及任何有關中國的話題自然是備受矚目的焦點之一。記者走訪多個中國展臺,參加中國展區相關企業推介會,在峰會論壇上聽商界大佬們討論及中德合作話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71204.htm

      云端平臺促成機器互聯互通

      一個展位的屏幕呈現著一幅帶有圖形的線路圖,很多數據在線路圖上不斷地跳動。福建中海創集團公司研究院院長鄭松介紹,這是工業自動化通用技術平臺。他說,IT界與工業界的一大區別在于,微軟的軟件可以應用到各種品牌的電腦產品上,而西門子的工業產品上只能運行西門子的軟件和程序。“這是的最大障礙,因為無法實現互聯互通。所以,這個通用技術平臺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它能兼容德國、美國、日本等各個國家的不同設備。”

      “軟件工具化、硬件通用化、元件產品化。”鄭松認為這“三化”是能看得見的未來。所謂軟件,就是上文提到的技術平臺,它不針對電廠、化工廠或是某個機器人,而可以應用到各個領域。硬件通用化,即所有硬件之間的不同標準帶來的“隔閡”被打破了,能通通被放上云端服務器,能在一個統一的軟件平臺上運轉。至于“元件”,鄭松指了指屏幕上的一個小方塊圖形,“這就是元件,是整個平臺的核心。今天我們買回來一個產品,因為它的所有元件已經固定組合,所以它的功能是不變的。明天我們買回來一個產品,我們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將其中多個元件進行不同地組合,從而擁有不一樣的功能。”他舉例,今天買回的是只有制冷功能的冰箱,明天的冰箱可能就不只是一個冰箱了。這便是概念中反復被提及的個性化定制。鄭松補充道:“一個工業用戶要消耗多少元件,就代表用戶對這個平臺要占有多少資源,他為此進行付費,因而是元件產品化。”

      “工業3.0是廠家把產品交到用戶手上,工業4.0解決的是制造問題,用戶不只去買,還關心產品如何制造出來。智能制造,就是用戶能夠根據喜好或需求,做出一個邏輯,從而影響產品的制造過程。”鄭松的這番解釋,便是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在CeBIT開幕式上所說的C2B模式(用戶到商業)。

      如何看待“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的關系呢?鄭松表示,這些提法,包括中國的“互聯網+”以及美國的“工業互聯網”,思路都是一樣的,即把原本簡單的制造過程提升為智能化制造。首先,在傳統的流水線生產過程中,工人需要盯著流水線,去分析去檢測,這部分工作耗費人力,但其實是簡單而且可以由機器替代的;第二,人有惰性,會出現疏忽,機器則可以很“認真”,再繁重也不輕易“累”,這其實是解決關于效率的問題。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智能工業 工業4.0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腾冲县| 廊坊市| 靖江市| 申扎县| 壤塘县| 濮阳县| 乐亭县| 靖宇县| 遵化市| 赣榆县| 密云县| 华池县| 瑞金市| 雷山县| 大安市| 黄骅市| 龙川县| 清水河县| 祥云县| 柳林县| 新沂市| 丹江口市| 时尚| 灌云县| 宁武县| 贡觉县| 广汉市| 高邮市| 大名县| 镇巴县| 双城市| 紫云| 合作市| 江山市| 东源县| 木兰县| 中方县| 惠来县| 青铜峡市| 原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