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OMAP的無線傳感網節點處理器的設計與實現

    基于OMAP的無線傳感網節點處理器的設計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5-01-28 來源:網絡 收藏

      無線傳感網絡是計算技術、通信技術和傳感器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傳感網應用場合非常廣泛,節點也可以搭載不同類型的傳感器。當節點自身搭載的傳感器為震動、磁傳感器時,采集到的數據量較小,處理簡單,目前的傳感網節點(如Mica節點)就可以滿足需要。但當節點集成圖像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大數據量傳感器對傳感數據網絡的實時要求相當高時,現有的節點受處理及存儲能力的限制無法滿足要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69121.htm

      本文主要分析在設計較高處理及存儲能力傳感節點時,如何滿足傳感網節點低功耗和高處理能力間的平衡關系,并介紹基于處理器的節點處理器部分的實現方案。

      1 無線傳感網節點功耗分析

      首先對節點各模塊與處理器模塊的功耗關系進行分析。

      依照功能,無線傳感網節點在硬件上分為數據采集模塊、數據處理模塊、無線收發模塊、供電模塊。圖1為其節點示意圖。

      

     

      圖中虛線表示處理器模塊所涉及的功能,它負責數據處理模塊的全部工作及數據采集模塊與無線收發模塊的部分工作。其中數據處理模塊主要由處理器與存儲器組成。若處理器不搭配存儲器,則在分析功耗時,只對處理器模塊進行分析即可。

      下面對各模塊進行功耗分析。

      (1)數據采集模塊

      數據采集模塊通過傳感器采集外界數據并存儲。處理器模塊主要是配合傳感器工作,并進行數據存儲。

      (2)數據處理模塊

      數據處理模塊是處理器的主要工作模塊。在工作態內,處理器模塊的主要工作為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及數據傳送。在數據處理階段,處理器又負責模式識別、協議處理以及通信相關的三類任務。

      在選擇數據處理階段的算法時,應考慮功耗問題。在達到系統要求的情況下,算法應盡可能簡化。

      值得注意的是:選擇簡單的通信相關算法可能使接收部分的性能下降,只能通過增加無線收發模塊的發射能量來補償,使整個節點的功耗增加。

      該模塊的設計原則:①數據處理部分軟件盡量簡化;②工作態和待機態功耗應盡量降低;③通信相關的算法會影響到無線收發模塊的功耗,應整體考慮后再選擇。

      (3)無線收發模塊

      由于無線收發模塊工作時需要處理器配合,將數據與無線收發模塊交互。因此工作時間內,必須考慮處理器模塊的功耗。

      以上分析了無線傳感網節點中的各個模塊在工作態時與處理器模塊的關系。下面利用上述結論,針對基于芯片的節點處理器的設計進行具體分析。

      2 基于的節點處理器的低功耗設計

      2.1 功耗與處理主頻的關系

      下面根據OMAP5912的電流/處理速率比分析節點的功耗與處理器主頻的關系。OMAP為雙核處理器,對兩個核的功耗、計算能力要分別考慮。

      2.1.1 OMAP內部雙核間的任務分配

      OMAP5912中的核為C5x系列的5510,ARM核為ARM926EJ。其中核有內部乘加器且具有并行執行語句的特點,在進行大數據量的數值運算時效率極高。以FFT為例,1024點的FFT程序在ARM端的計算量約為1M條指令,在ARM核現有的流水線機制下,要花費1M指令周期。而在核中運算時,由于程序可根據DSP內部的硬件結構優化,整個運算只消耗40K指令周期。所以主要的數值處理計算應該在OMAP內部的DSP核內計算,而ARM核負責處理協議上層邏輯性較強的部分。

      2.1.2 OMAP核的電流/主頻比

      芯片的電流消耗與其運行的主頻成線性關系,工作頻率越高,電流就越大。

      根據實測值,OMAP內部DSP核的電流值與DSP主頻的關系約為:

      IDSP=(25+0.3×FDSP)mA (1)

      其內部ARM核的電流值與ARM核主頻的關系約為:

      IARM=(20+0.2×FARM)mA (2)

      兩個核的電流/頻率示意圖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DSP核的功耗略大于ARM核的功耗,而且主頻越高越明顯。

      2.1.3 OMAP核工作頻率的選擇

      下面介紹OMAP兩個核工作頻率的選擇。此處引入一個變量M,代表一個處理器完成某項運算所需要的指令周期數。

      (1)DSP核的頻率選擇分析

      設DSP核所承擔的任務共需要MDSP,則DSP核完成此工作所消耗的能量為:

      EDSP=Pworking×Tworking

      =(VDSP×MDSP×0.3+VDSP×MDSP×25/FDSP)mJ (3)

      對式(3)求EDSP對FDSP的導數得:

      EDSP′=-VDSP×MDSP×25/(FDSP)2(4)

      由于FDSP∈(0MHz,192MHz],在此區間內EDSP′≠0,即函數無極值。由于EDSP′<0,所以當FDSP=192MHz時,EDSP得到最小值:

      EDSP_min=(VDSP×MDSP×0.43)mJ (5)

      (2)ARM核的頻率選擇分析

      進行類似上面的分析,并滿足剛好在TDSP_pro時間內完成MARM的運算量處理時,ARM的能耗EARM最小。

      此時:FARM=FDSP×MARM/MDSP(6)

      (3)工作頻率選擇的結論

     ?、僭谙哪芰孔钌俚脑瓌t下,當DSP核運算時,應選擇全速運行。運算結束后,馬上由ARM核將其轉入被動模式。

      ARM核根據選擇的算法,估算MDSP與MARM的關系,根據式(7)進行具體計算。

     ?、谠诓杉瘮祿蛿祿鬟f階段,應盡量選擇低主頻,以達到功耗最低的目的。

      2.1.4 節點方案中各狀態的設計

      根據節點處理器模塊的狀態,分為待機狀態和工作狀態。其中工作狀態又根據功能的不同分為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和數據傳送三個階段。

      各狀態的轉換關系如圖3所示。

      

     

      當節點處于各狀態時,處理器的主頻及任務如下:

      (1)節點待機態時,處理器內部ARM核及DSP核處于睡眠狀態。

      (2)數據采集階段時,處理器內部的ARM核處于工作狀態,FARM=2MHz;DSP核處于睡眠狀態。

      處理器模塊的任務:ARM核將A/D從傳感器處采集到的數據讀入內部存儲區。

      (3)數據處理階段時,處理器中ARM核處于工作狀態,FARM=2MHz;DSP核處于工作狀態,FDSP=192MHz。

      處理器模塊的任務:ARM核協議處理,包括組幀、解幀。DSP核的模式識別中待發送的數據量為320bit;圖像壓縮中待發送的數據量為95Kbit。與通信相關的處理包括調制解調、信道編解碼。

      (4)數據傳送階段時,處理器內部ARM核處于工作狀態FARM=2MHz,DSP核處于睡眠狀態。

      處理器模塊的任務是配合無線收發模塊傳送數據。

    電流變送器相關文章:電流變送器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OMAP DSP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港市| 神池县| 西峡县| 囊谦县| 土默特左旗| 太康县| 东莞市| 安多县| 扎赉特旗| 庆阳市| 台山市| 武夷山市| 镇雄县| 琼海市| 辰溪县| 枣庄市| 苏州市| 临西县| 东乡| 濉溪县| 凤凰县| 宝鸡市| 大悟县| 金湖县| 军事| 凤庆县| 克拉玛依市| 北川| 武城县| 夏津县| 承德县| 棋牌| 邛崃市| 阳高县| 封丘县| 同心县| 红原县| 邵东县| 景泰县| 华蓥市|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