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800MHz頻率CDMA基站發射性能

    800MHz頻率CDMA基站發射性能

    作者: 時間:2013-06-04 來源:網絡 收藏

    設備檢測的目的和作用是從源頭上減少和避免干擾,隨著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發展,電磁環境日趨復雜,無線電干擾也日趨復雜,在這樣的形勢下,檢測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做好檢測工作需從四個環節入手,即測試儀表、被測設備、測試標準和測試方法。我們對測試儀表、測試標準和測試方法的分析探討比較多,然而對被測設備的分析研究,對我們的檢測工作同樣重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59825.htm

    本文結合我們的工作實際,從CDMA通信原理概述、及發射性能指標三方面來闡述800 MHz 發射性能。

    1.CDMA通信原理概述

    CDMA是英文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縮寫,中文譯為碼分多址,即編碼劃分多址聯接,是通信領域廣泛使用的先進技術之一。它以擴頻技術為基礎,利用擴頻技術形成的偽隨機序列來實現多址,換言之,CDMA通信系統中,不同用戶傳輸信息所用的信號不是靠頻率不同或時隙不同來區分的,而是用不同的編碼序列來區分的。

    發射端經過調制和擴頻兩個步驟產生擴頻信號。先用要傳送的信息比特對載波進行調制,再用偽隨機序列擴展信號的頻譜;或者先用擴頻序列與信息比特相乘(擴展信息的頻譜),再對載波進行調制。

    接收端經過解擴和解調兩個步驟恢復原信息。解擴就是接收機以相同的偽隨機序列與接收到的擴頻信號相乘,也稱相關接收。解擴后的信號再經過常規解調即可恢復出信息。

    要想使接收端正確檢測到發射端發射的信息,接收機本地產生的偽隨機序列必須與發射端相同且同步,但是偽隨機序列本身具有隨機性,不可能做到收發兩端的序列完全相同,為了減小檢測的差錯率,偽隨機序列必須具有良好的相關特性。在CDMA系統中用到特定的正交序列,如威爾士序列,進行頻譜擴展。

    2.

    正如第一部分所講到的,偽隨機序列在CDMA通信中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CDMA系統中用到的威爾士序列是長度可變的,有64威爾士碼、128威爾士碼和256威爾士碼,下面我們以64威爾士碼為例來說明CDMA
    頻率為800MHz的發射性能淺析

    圖1是以64威爾士碼為例的CDMA蜂窩系統的物理信道結構圖,含1個、1個同步信道、7個尋呼信道和55個業務信道。

    2.1

    傳輸由基站發送的連續導頻信號。導頻信號是一種無調制的直接序列擴頻信號,令移動臺迅速精確地捕獲信道的定時信息,并提取相干載波進行信號的解調。移動臺通過對周圍不同基站的導頻信號進行檢測比較,可以決定何時需要進行越區切換。

    2.2 同步信道

    同步信道主要傳輸同步信息。在同步期間,移動臺利用此同步信息進行同步調整。一旦同步完成,通常不再使用,當通信業務多時,也可臨時改作業務信道。

    2.3 尋呼信道

    尋呼信道在呼叫接續階段傳輸尋呼移動臺的信息。移動臺通常在建立同步后,接著就選擇一個尋呼信道(也可由基站來指定)來監聽系統發出的尋呼信息和其它指令。當通信業務多時也可改作業務信道,直至全部用完。

    2.4 業務信道

    正向業務信道共有四種傳輸速率(9600 bit/s、4800 bit/s、2400 bit/s、1200 bit/s),可以逐幀改變,以動態地適應通信者的話音特性。

    3.發射性能指標

    通過前兩部分對通信原理及無線信道的說明,使我們對CDMA的通信過程和無線接口的物理層結構有了整體的認識,接下來將結合工作實際從具體指標來闡述發射性能。

    檢測依據YD/T 1047-2000《800MHz CDMA 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設備總測試規范:基站部分》,對CDMA基站主要測試內容包括: 射頻輸出總功率、導頻功率、、占用帶寬、頻率容限、波形質量、傳導雜散發射等發射性能指標。

    3.1 射頻輸出總功率

    (1) 定義:指基站在滿負荷狀態下總的發射功率。

    (2) 意義:功率特性是基站的基本特性。

    (3)對網絡的影響:總功率過低,對相鄰基站的抗擾能力將降低,總功率過高,將對其它信道造成干擾。

    (4)要求:在廠商指定的額定功率的+2 dB和-4 dB之間。

    3.2 導頻功率

    (1)定義:導頻信道功率與總功率之比。

    (2)意義:決定了基站對移動臺的覆蓋范圍。

    (3)對網絡的影響:導頻功率嚴重偏離理想值時,將影響網絡的覆蓋特性。

    (4)要求:在配置值的±0.5 dB之間。

    3.3

    (1)定義:每個威爾士碼的功率,基站檢測中主要指每個非激活威爾士碼的功率。

    (2)意義:基站精確控制每個威爾士碼的功率的能力是處理易受損害的射頻多用戶鏈路,保證無干擾傳輸的先決條件。

    (3)對網絡的影響:偏離標準值將影響通信質量。

    (4)要求:每個非激活信道的功率應比輸出總功率低32 dB或更低。

    3.4 占用帶寬

    (1)定義:在該頻帶的頻率下限之下和頻率上限之上所發射的平均功率分別等于某一給定發射的總平均功率的規定百分數β/2,一般β/2值應取0.05%。

    (2)意義:占用帶寬是基站的基本特性。

    (3)對網絡的影響:占用帶寬過窄會使信息失真,占用帶寬過寬會產生鄰道干擾。

    (4)要求:符合頻率模板,目前小于2 MHz。

    3.5 頻率容限

    (1)定義:指實際CDMA發射載頻頻率與指定CDMA發射載頻頻率之間允許的最大差異。

    實際測量時,為了易于表示,也可用允許的最大差異與指定CDMA發射載頻頻率的比值表示,該比值為一無量綱值,用“ppm”表示。如實際頻率用f表示,指定頻率用f0表示,則可用(︳f-f0︳/f0)×106ppm來表示。頻率的單位為赫茲。

    (2)意義:保證發射信道不對相鄰信道造成干擾。

    (3)對網絡的影響:頻率容限超出允許值會對相鄰信道造成干擾。

    (4)要求:實際CDMA發射載頻頻率與指定CDMA發射載頻頻率之間允許的最大差異指定頻率的±5×108;或(︳f-f0︳/f0)±0.05 ppm。

    3.6 波形質量ρ

    (1)定義:ρ是一個相關系數,是實際發射信號功率分布與理想CDMA信號功率分布的比。

    (2)意義:ρ表示實際發射信號與理想CDMA信號功率分布的接近程度,可以判斷調制質量的好壞,ρ值越接近1表示實際信號越接近理想信號。

    (3)對網絡的影響:波形質量差會降低系統的效率和通信質量。

    (4)要求:ρ>0.912。

    3.7 傳導雜散發射

    (1)定義:在指配CDMA頻率的帶外頻率的發射。

    (2)意義:檢驗CDMA信號對信道外的輻射。

    (3)對網絡的影響:雜散過大將對其它CDMA信道或其它通信頻段造成干擾。

    (4)要求:

    ① 蜂窩頻帶內雜散發射

    在869 MHz~894 MHz的帶寬內,30 kHz分辨帶寬時,測量的總雜散發射功率電平與平均輸出功率電平的比值應滿足以下要求:

    (a)對于頻率偏離CDMA信道中心頻率>750 kHz的功率比≤-45 dB

    (b)對于頻率偏離CDMA信道中心頻率>1.98 MHz的功率比≤-60 dB

    ② 蜂窩頻帶外雜散發射

    對于869 MHz~894 MHz之外的頻率,雜散發射指標如表1所示。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本溪| 汝阳县| 建湖县| 金坛市| 双桥区| 大庆市| 陇川县| 长武县| 应用必备| 山东省| 景泰县| 正宁县| 泊头市| 监利县| 泊头市| 九龙城区| 张家口市| 宜黄县| 泸州市| 城固县| 怀仁县| 荆门市| 托里县| 民勤县| 尼木县| 万山特区| 青神县| 获嘉县| 泰兴市| 华池县| 兴山县| 陵水| 苏尼特右旗| 遂溪县| 剑川县| 龙口市| 漳平市| 中山市| 绍兴县| 调兵山市| 贵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