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淺析8051模塊化編程技巧

    淺析8051模塊化編程技巧

    作者: 時間:2011-06-28 來源:網絡 收藏

    程序設計就是用計算機所能接受的語言把解決問題的步驟描述出來,也就是把計算機指令或語句組成一個有序的集合。一個好的應用程序不僅是執行效率高,而且還要結構清晰、便于調試。所以人們都采用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來編制應用程序。對于每一個初學者來說更應該養成習慣,從簡單的程序編制開始就采用這種模塊化結構。

    目前在8051 單片機應用開發中主要有兩種編程語言:語言和C51 語言。C51 語言是一種結構化的編程語言,采用C51 編寫的應用程序結構清晰、模塊化程度高、可讀性強、并容易移植。但C51 語言也有缺點,就是編譯后生成的目標代碼空間要比的大。

    而且目前單片機的教材還是側重于語言。因此學習用單片機匯編語言程序進行結構化設計還是很有必要的。我們知道C51 語言是函數式語言,其程序由函數構成,每一個源程序有且只有一個主函數main() 和若干個函數組成。其中每一個函數都用于完成某一特定任務。也就是說,一個項目若具有幾個功能,實現這些功能就會需要由若干個任務來完成,那么它的源程序中就會有若干個或以上的函數。而在匯編語言中,源程序中只有程序和子程序。那么我們能否以子程序為基本單位,用一個子程序實現一種功能來做到呢?實踐證明是可行的。但在編制程序中不要忘記匯編語言的特點,注意子程序之間對單片機資源的使用,避免不同子程序交叉共用同一資源引起程序的錯誤執行。子程序嵌套調用的級數等。本文以“60秒倒計時電路”為例談一談51 單片機匯編語言的一點技巧。

      一、60秒倒計時電路及編程

    1. 功能要求

    所謂倒計時,就是首先給定一個初始值,然后對初始值進行減“1”操作,直到該值為“0”為止。60 秒倒計時就是對給定的初始值“60”每隔1 秒鐘對其進行減“1”,一直減到該值為“0”為止。

    該倒計時電路要求有兩個按鈕。一個是“復位”按鈕,按下按鈕設置倒計時初始值,并把指示燈熄滅;另一個是“開始”按鈕,按下按鈕開始倒計時。并用兩位LED 數碼管顯示當前倒計時值。計時時間到,指示燈點亮。

    2. 電路組成

    實現上述功能要求的單片機接口電路如圖1 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57859.htm


    圖1 單片機接口電路

    圖中用按鈕SB1 作為“置初值”按鈕,按鈕SB2 作為“開始”按鈕。按下SB1 按鈕,將顯示值設置為“60”。
    按下按鈕SB2,每隔一秒顯示值減“1”,直到值為“0”
    停止計數。按鈕和指示燈接在P0 口上,P0.0 為初始按鈕,P0.1 為開始按鈕,P0.7 為指示燈。十位LED 數碼管接P2 口,個位LED 數碼管接P1 口。圖2 為單片機基本系統電路。


    圖2 單片機基本系統電路

    3. 功能分析

    根據60 秒倒計時的功能要求,需要單片機完成以下任務:

    ⑴ 按鍵掃描。用來判斷有沒有鍵被按下,是哪個鍵被按下?根據不同的鍵,給出相應的鍵值。
    ⑵ 計時顯示。這里時間值使用的是兩位數,故需要將被顯示的時間值取出個位數和十位數,然后才能進行顯示。
    ⑶ 被顯示數轉換成7 段碼。由于單片機中的數據都是以二進制形式存放或運算的。而這里輸出顯示使用了兩位LED 數碼管來顯示計時數值的,一個被顯示的數要點亮數碼管的某幾段才能顯示出這個數,不同的數需要點亮數碼管的不同段。因此需要將被顯示的這個數轉換成相應的顯示段碼,才能被正確顯示出來。
    ⑷ 延時。包括1秒鐘延時和按鍵消抖的10毫秒延時。

    ⒋ 程序編制

    程序按實現功能采用模塊化結構,有一個主程序和若干個子程序組成。每個子程序分別是完成某個任務的獨立模塊,有時會用到調用參數。本實例共有5 個子程序,分別是按鍵掃描子程序、10ms 延時子程序、1s 延時子程序、顯示子程序、取段碼子程序。

    ⑴ 按鍵掃描子程序

    按鍵掃描子程序完成對按鍵進行掃描,確定有沒有鍵被按下,當有鍵被按下并抬起后將相關鍵值返回給主程序的任務。其流程如圖3 所示。該子程序沒有入口參數,但有一個出口參數,即按鍵的鍵值,存放在寄存器R3 中。寄存器R3 中的值為“60H”表示SB1 鍵被按下;寄存器R3 中的值為“00H”表示SB2 鍵被按下。


    圖3 按鍵掃描子程序流程圖

    按照圖3 的流程圖和51 單片機的指令系統編制的子程序如下:
    ;----------- 按鍵掃描描--------------
    ; 出口參數鍵值存放在寄存器R3 中,用于識別哪個鍵。
    ;R3=60H, 說明SB1 被按下;R3=00H, 說明SB2 被按下
    key_scan: jnb kb_init, k1check ; SB1 按下轉移
    jnb kb_begin, k2check ; SB2 按下轉移
    sjmp ksr ;
    k1check: acall del10 ; 調用毫秒延時,去抖
    jb kb_init, ksr ; 干擾,返回
    jnb kb_init,$ ; 等待按鍵釋放
    mov r3, #60h; 是SB1,鍵值“60H”送寄存器R3
    sjmp ksr ; 是,不進行任何操作返回
    k2check: acall del10 ; 調用毫秒延時,去抖
    jb kb_begin, ksr ; 干擾,返回
    jnb kb_begin,$ ; 等待按鍵釋放
    mov r3, #00h; 是SB2,鍵值“00H”送寄存器R3
    ksr: ret ; 返回
    ;---------------------------------
    ⑵ 顯示子程序
    顯示子程序完成從被顯示值中取出十位數將其轉換成顯示斷碼,并送單片機的P2 口;從被顯示值中取出個位數將其轉換成顯示斷碼,并送單片機的P1 口任務。其流程如圖4 所示。該子程序有一個入口參數,即被顯示的值,存放在寄存器R2 中。


    圖4 顯示子程序流程圖

    按照圖4 的流程圖和51 單片機的指令系統編制的子程序如下:

    ;------------ 顯示子程序------------
    ; 入口參數存放在寄存器R2 中
    display:mov a, r2 ; 取被顯示值
    mov b, #10; 取被顯示值的十位數
    div ab;
    acall seg7; 調用轉換子程序,取顯示斷碼
    mov p2, a ; 十位數段碼送P2 口
    mov a, b; 取個位數
    acall seg7 ; 調用轉換子程序,取顯示斷碼
    mov p1, a ; 個位數段碼送P1 口
    ret ; 返回
    ;---------------------------------

    ⑶ 取段碼子程序

    取段碼子程序完成將被顯示的數轉換成7 段共陽LED 數碼管對應數的段碼的任務。其流程如圖5 所示。


    圖5 取段碼子程序流程圖

    該子程序有一個入口參數和一個出口參數。入口參數就是被顯示的數,出口參數就是該數的段碼(相應位=0表示亮),都存放在累加器A 中。

    按照圖5 的流程圖和51 單片機的指令系統編制的子程序如下:
    ;-------------- 取段碼--------------
    ; 對累計器A 中的值由查表得到顯示斷碼
    ; 入口和出口參數存放在累計器A 中
    seg7: inc a ; 取被顯示數,累加器A 加1
    movc a, @a+pc ; 查表
    ret ; 返回
    db 0c0h,0f9h,0a4h,0b0h;0123
    db 99h,92h,82h,0f8h;4567
    db 80h,90h,88h,83h;89AB
    db 0c6h,0a1h,86h,8eh;cdEF
    ;---------------------------------

    ⑷ 延時子程序

    延時子程序完成一定的延時時間任務。這里有兩個延時時間不同的子程序(也可以調用100 次10mS 做1S 延遲),其流程如圖6 所示。延時子程序沒有入口和出口參數。


    圖6 延時子程序流程圖

    按照圖6 的流程圖和51 單片機的指令系統編制的子程序如下:

    ;----------- 延時10ms 程序----------
    ; 用到寄存器組1 中的R6 和R7 寄存器
    del10: setb psw.3 ; 切換至第1 組寄存器
    mov r7, #0bh ;
    dl1: mov r6, #0ffh ;
    dl2: djnz r6, dl2 ;
    djnz r7, dl1;
    clr psw.3 ; 切換至第0 組寄存器
    ret ;
    ;---------------------------------
    ;------------- 延時1s 程序-----------
    ; 用到寄存器組1 中的R1、R2 和R3 寄存器
    del1s: setb psw.3 ; 選用寄存器區1
    mov r1 , #46; 立即數46 送寄存器R1
    del0: mov r2 , #100; 立即數100 送寄存器R2
    del1: mov r3 , #100 ; 立即數100 送寄存器R3
    djnz r3 , $ ; 寄存器R3 中的內容減1,不為零轉移到當
    前指令
    djnz r2 , del1; 寄存器R2 中的內容減1,不為零轉移到
    del1
    djnz r1 , del0; 寄存器R1 中的內容減1,不為零轉移到
    del0
    clr psw.3 ; 選用寄存器區0
    ret ; 子程序返回
    ;---------------------------------

    ⑸ 主程序編制

    主程序需要實現的功能是:完成單片機端口定義;初始化任務;調用鍵掃描子程序,根據按鍵狀態實現置初值或進行倒計時,并調用顯示子程序等。其流程如圖7 所示。


    圖7 主程序編制流程圖

    按照圖7 的流程圖和51 單片機的指令系統、以上編制的各子程序,主程序如下:
    ;**********************************************************
    ; 文件名:counter.asm 功能:60 秒倒計時
    ; 說明:p2 和p1 口分別接一個LED 數碼管, 顯示兩位
    十進制數。
    ; p0.0 和p0.1 口接置初值按鈕和開始倒計時按鈕,p0.7
    接提示LED。
    ; 晶振頻率11.0592MHz.
    ;**********************************************************
    ;------------ 端口定義--------------
    kb_init bit p0.0 ; 置初值按鈕定義
    kb_begin bit p0.1 ; 開始按鈕定義
    warn bit p0.7 ; 提示
    ;---------------------------------
    org 0000h
    ajmp begin
    ;============ 主程序===============
    org 00b0h
    begin:
    mov sp, #50h ; 初始化
    mov p0, #0ffh
    mov p1, #0ffh
    mov p2, #0ffh
    mov r2, #60
    mov r3, #0ffh
    main:
    lcall key_scan ; 按掃描鍵
    mov a, r3 ; 取返回值
    cjne a, #60h, lp1 ; 非SB1 按鍵轉移
    mov r2, #60 ; 初值送寄存器R2
    setb p0.7 ; 清指示燈
    acall display ; 調顯示子程序
    ajmp main ; 轉移
    lp1: mov a, r3 ; 取返回值
    cjne a, #00h, main ; 非SB2 按鍵轉移
    setb p0.7
    mov r2, #60
    lp2: acall display
    acall del1s ; 調用1 秒延時子程序
    dec r2
    cjne r2, #00h,lp2
    acall display
    clr p0.7
    mov r3, #0ffh
    ajmp main
    ;=================================

      二、Keil C 中編譯

    1. 新建項目

    打開“Keil C”軟件,新建一個項目。項目名也不妨為“counter”。

    點擊桌面上的圖標 ,進入Keil C51 μVision2集成開發環境。在主界面上點下拉菜單“Project”,選“New Project?”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項目命名為“counter”。點“保存”按鈕,選“Atmel”下的“AT89S52”后返回。

    2. 添加源程序

    打開已建立的文件“counter.asm”;并將該文件添加到“Source Group 1”中。
    在μVision2 主界面上點擊打開文件按鈕 ,在彈出的對話框內找到剛才新建并保存的文件“counter.asm”。點“打開”按鈕打開。
    在中間左邊的“項目空間(Project Workspace)”內,點擊“+”展開。再用右鍵點擊“Source Group 1”文件夾,在彈出的菜單命令中選“Add Files to group‘Source Group 1’”。

    3. 參數設置

    在“Options for Target‘ Target 1’”中的“Output”標簽頁上進行設置。
    點下拉菜單“Project”, 選“Options for Target‘Target 1’”。在彈出對話框上的“Target”標簽頁內,把單片機的運行頻率調整為11.0592MHz。在“Output”標簽頁上,點“Create HEX File”前的復選框,使其內出現“√”,這樣編譯后就能生成目標文件了。點“確定”按鈕返回。

    4. 程序編譯

    點編譯和建立目標文件,得到“counter.hex”文件。
    在μVision2 主界面上點重新編譯按鈕,對源程序文件進行編譯,結果如圖8 所示。


    圖8

      三、Preteus仿真

    ISIS 仿真圖如圖9 所示。設置CPU:89C51 的特性,加載counter.HEX 代碼加載,運行仿真。將光標移至按鈕SB1,使光標變成一只“手”時,點擊鼠標左鍵,使按鈕按下。按鈕釋放后,數碼管顯示值加“60”,如圖9 所示。啟動倒計時。將光標移至按鈕SB2,使光標變成一只“手”時,點擊鼠標左鍵,使按鈕按下。按鈕釋放后倒計時開始。


    圖9ISIS 仿真圖

    四、基本系統上運行


    用單片機基本系統板來驗證程序,首先準備好實驗用器材基本系統板、下載器、電源和萬能板及所需元器件。然后按下面步驟進行操作。

    ⒈在應用實驗板上按圖1 焊接好電阻、電容、數碼管和接插件、按鈕等。

    ⒉拔去最小系統板上的跳線J101、J102、J103,插上AT89S52 芯片。將下載線的接口板插入電腦的并口上,連接電纜把最小系統與接口板連好,再在最小系統上接上電源。如圖10 所示。


    圖10

    ⒊打開下載軟件,并設置好有關參數;加載待寫文件“counter.hex”;點“編程”按鈕下載程序。必要時須先對芯片進行“擦寫”( 若該芯片中曾燒錄過程序)。

    ⒋完成上面的操作后,關閉電源,拔下連接電纜,插上跳線J101,接上實驗電路。

    ⒌上電驗證程序,按下按鍵SB1 置初值,按下按鍵SB2 開始倒計時。若不符合要求則進行修改(可以先在μVision2 進行調試或Proteus 中仿真)。

    ⒍重復上述步驟直到實現要求的功能。

      五、結束語

    用匯編語言編制應用程序時雖然要考慮單片機的硬件資源的分配,且實現相同功能時的語句可能比C51 編程更多,匯編的模塊按結構化編程,同樣也能編制出結構清晰、功能明確、可讀性強、的應用程序。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新化县| 郓城县| 开江县| 福州市| 阿图什市| 松江区| 临沂市| 东乡族自治县| 鲜城| 南充市| 三亚市| 东光县| 温州市| 武隆县| 锦屏县| 抚顺市| 贵阳市| 泸溪县| 乌什县| 泗洪县| 天祝| 乳源| 灌阳县| 鹤岗市| 肥乡县| 黎城县| 叙永县| 呼和浩特市| 冀州市| 甘谷县| 东海县| 永善县| 朝阳县| 益阳市| 无为县| 广安市| 宁德市| 丹巴县| 务川| 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