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多核DSP的BootLoader程序的實現

    多核DSP的BootLoader程序的實現

    作者: 時間:2008-11-27 來源:網絡 收藏

      芯片的程序用于實現用戶程序自舉,它有多種工作方式。自舉就是將用戶存放在片外的非易失性、慢速的存儲器中的程序裝載到片內易失的、高速的存儲空間中,以保證用戶程序在核內的高速運行。

      是指由多個獨立的DSP子核集成的DSP芯片,且所有DSP子核共享一套片外總線。由于每個DSP子核內部都有其自身獨立的掩模程序,當DSP芯片或復位時,所有DSP子核都將自行啟動自身獨立的程序,實現用戶程序的上電自舉。所以,DSP的BootLoader程序的實現方法與單核DSP的BootLoader程序的實現方法有較大的差異。為此,本文立足于實踐,以雙核DSP—TMS320VC5421的16位并行EPROM的BootLoader程序的工作方式為例,詳細闡述了DSP的BootLoader程序的實現方法。

      1 BootLoader程序簡介

      1.1 BootLoader程序的四種工作方式

      一般的DSP都采用常見的BootLoader程序工作方式來實現用戶程序的上電自舉:

      ·處理器通信口(主端口)HPI方式——通過DSP芯片與PC機或DSP芯片與其它DSP芯片之間的主機通信端口實現上電自舉;

      ·8位或16位并行EPROM方式——通過DSP內核的DMA通道實現上電自舉;

      ·8位或16位并行I/O方式——通過DSP芯片的片外并行I/O接口實現上電自舉;

      ·8位或16位串行口方式——通過DSP芯片的串行端口實現上電自舉。

      在以上四種工作方式中,最常用的是16位并行EPROM方式。即在DSP芯片上電或復位時,通過DMA通道將存儲在核外EPROM中的程序以16位形式存儲到核內的程序空間中。

      1.2 16位并行EPROM方式的Boot表

      各種方式的BootLoader程序都有其固定格式的Boot表,用來實現用戶程序的上電自舉。16位并行EPROM方式的Boot表如表1所示。表中的第1表項存放BootLoader程序工作方式控制字,用于DSP芯片上電或復位時確認該Boot表是否為16位并行EPROM工作方式的Boot表。該表項內容為10AAH,表示DSP內核認為該Boot表是16位并行EPROM工作方式的BootLoader程序的Boot表;否則DSP內核認為該Boot表不是16位并行EPROM的方式的Boot表;第2表項存放DSP特殊寄存器SWWSR在上電或復位時被賦予的初始化數值;第3表項存放DSP特殊寄存器BSCR在上電或復位時被賦予的初始化數值;第4表項存放用戶程序將要被存放在DSP核內程序空間的頁地址;第5表項存放用戶程序將要被存放到DSP核內程序空間的頁內偏移地址;從第6表項開始依次存放用戶程序第m段代碼的長度N。用戶程序第m段代碼將要被存放到DSP核內程序空間的頁地址,用戶程序第m段代碼將要被存放到DSP核內程序空間的頁內偏移地址,用戶程序第m段代碼的第1個字,第2個字,……,第N個字;Boot表的最后表項存放Boot表結束字0000H,表示Boot表到此結束。因此DSP內核要實現BootLoader程序,在上電復位后首先要申請到片外數據、地址總線的控制權,然后再根據Boot表完成用戶程序上電自舉過程。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關鍵詞: DSP 多核 BootLoader 上電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页游| 宁河县| 玉门市| 台东市| 玉门市| 旌德县| 九龙县| 元阳县| 宁武县| 赤城县| 盐城市| 治县。| 中西区| 玉树县| 纳雍县| 丽水市| 汾阳市| 互助| 天台县| 临沧市| 沽源县| 衡山县| 堆龙德庆县| 彰化县| 抚顺县| 普陀区| 清徐县| 东乌珠穆沁旗| 石台县| 东辽县| 浪卡子县| 绍兴县| 平塘县| 鹿邑县| 汽车| 内乡县| 上思县| 绿春县| 台湾省| 泸西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