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全球首個電子-光子-量子集成芯片系統問世

    全球首個電子-光子-量子集成芯片系統問世

    作者: 時間:2025-07-22 來源:TrendForce 收藏

    來自波士頓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西北大學的團隊聯合開發出全球首個電子-光子-量子集成芯片系統,如《 自然電子 》最新一期報道。這是首次使用標準的 45 納米半導體制造工藝,將量子光源和穩定的控制電子電路集成在單一芯片上。這一成果為“量子光工廠”芯片的大規模生產以及大型量子系統的構建奠定了堅實基礎。

    該團隊表示,這標志著可擴展量子技術發展中的一個關鍵步驟,證明了在商業半導體晶圓廠中可以構建可重復和可控的量子系統。

    正如傳統電子芯片依賴于電流,而光通信系統依賴于激光一樣,未來的光量子技術將需要穩定的量子光源來進行計算、通信和傳感。為此,研究人員在硅芯片上構建了一系列“量子光工廠”——每個面積約為1平方毫米——可以可靠地產生成對的糾纏光子,這是量子信息應用的關鍵資源。

    為了確保諧振器穩定地產生光子對,它們必須與注入的激光高度同步。這些設備對溫度波動和制造缺陷非常敏感——任何輕微的偏差都可能導致系統故障。

    該團隊的解決方案是將主動控制系統直接集成到芯片上,以實時穩定和調整產生光子的微環諧振器。每個芯片包含12個這樣的光子源,每個光子源即使在溫度變化和相互干擾的情況下也需要精確同步。研究人員在諧振器內部嵌入了光電探測器,以持續監測其與激光的諧振。這配備了片上加熱器和控制邏輯電路,可自動微調諧振條件,確保持續的光子對生成。

    該項目的一個主要挑戰是在遵循嚴格的商業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平臺設計約束的同時,保持量子光學性能。這從一開始就需要一種協同設計方法——將電子和量子光子學視為一個統一的系統。該芯片基于標準的 45 納米 CMOS 平臺構建,具有內置的反饋穩定機制,可有效減輕溫度變化和制造誤差引起的干擾。

    隨著量子光子系統在規模和復雜性上的增長,這種“量子光工廠”芯片預計將成為安全通信網絡、先進傳感技術和未來量子計算基礎設施的關鍵組件。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富县| 扎赉特旗| 土默特右旗| 永泰县| 石景山区| 桂阳县| 沂源县| 衢州市| 澄城县| 仪征市| 巴林右旗| 桐梓县| 马尔康县| 西城区| 凉山| 台东市| 剑河县| 中山市| 南通市| 桦甸市| 瓮安县| 彭阳县| 南雄市| 翼城县| 凤凰县| 南皮县| 临湘市| 墨玉县| 绿春县| 牙克石市| 松原市| 建瓯市| 丹寨县| 资兴市| 垣曲县| 手游| 凭祥市| 上杭县| 邛崃市| 南投市| 屏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