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我國科學家研制出24個比特的高性能超導量子處理器

    我國科學家研制出24個比特的高性能超導量子處理器

    作者: 時間:2019-08-09 來源:新華社 收藏

    量子的數量和操縱精度,是當前國際量子計算科研的兩大核心難題。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與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范桁研究員團隊合作,研制出包含24個的高性能,并首次在固態量子計算系統中實現了超過20的高精度量子相干調控,在研制量子計算機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日前發表了該研究成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908/403539.htm

    上世紀80年代,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德·費曼等人提出構想,基于兩個奇特的量子特性——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構建“量子計算”。隨著可操縱的量子比特數量增加,量子計算的運算能力將指數級增長,從而實現遠超傳統電子計算機的性能。

    當前,國際學界在多條技術路線上研究量子計算,量子計算被認為是其中最有可能實現實用化的方案之一。近年來,中科大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學者在量子計算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其中今年以來,打破了之前創造的10個超導量子比特糾纏的紀錄,并開創性實現了“量子隨機行走”。

    近期,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物理所范桁團隊合作,他們在系統連接性、讀取效率、操控串擾及精度等問題上反復實驗探索,成功地將芯片結構從一維擴展到準二維,研制出包含24個比特的高性能超導。并首次在固態量子計算系統中,完成對“玻色—哈伯德”梯子模型多體量子系統的模擬,實現了超過20比特的高精度量子相干調控。

    據了解,他們的研究顯示了超導量子芯片作為量子模擬平臺的強大應用潛力,為利用多量子比特系統研究多體物理系統奠定基礎,在實現實用化量子計算機的研究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家庄市| 桃源县| 九江市| 宜宾县| 巴东县| 贵港市| 怀柔区| 河东区| 高平市| 菏泽市| 商水县| 资源县| 正蓝旗| 谢通门县| 获嘉县| 临湘市| 中江县| 阿尔山市| 工布江达县| 巩留县| 卢湾区| 沿河| 新河县| 嘉义市| 视频| 崇义县| 应用必备| 永兴县| 赤壁市| 乐至县| 满洲里市| 阜康市| 阿克陶县| 长武县| 宿松县| 沙湾县| 兰考县| 东阿县| 锡林浩特市| 察隅县|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