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分析動力電池系統(電芯/BMS/PACK)失效模式

    分析動力電池系統(電芯/BMS/PACK)失效模式

    作者: 時間:2018-08-08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從系統外在表現失效模式探索和后果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處理措施。研究系統的失效模式對提高電池壽命、電動車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電動車使用成本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系統設計時考慮各種失效模式以提高動力電池安全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808/385877.htm

    動力電池系統通常由、電池管理系統、Pack系統含功能元器件、線束、結構件等相關組建構成。動力電池系統失效模式,可以分為三種不同層級的失效模式,即失效模式、電池管理系統失效模式、Pack系統集成失效模式。

    一、失效模式

    電芯的失效模式又可分為安全性失效模式和非安全性失效模式。電芯安全性失效主要有以下幾點:

    1、電芯內部正負極短路:

    電池內短路是由電芯內部引起的,引起電池內短路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電芯生產過程中缺陷導致或是因為長期振動外力導致電芯變形所致。一旦發生嚴重內短路,無法阻止控制,外部保險不起作用,肯定會發生冒煙或燃燒。

    如果遭遇到該情況,我們能做的就是第一時間通知車上人員逃生。對于電池內部短路問題,目前為止電池廠家沒有辦法在出廠時100%將有可能發生內短路的電芯篩選出來,只能在后期充分做好檢測以將發生內短路的概率降低。

    2、電池單體漏液:

    這是非常危險,也是非常常見的失效模式。電動汽車著火的事故很多都是因為電池漏液造成的。電池漏液的有原因有:外力損傷;碰撞、安裝不規范造成密封結構被破壞;制造原因:焊接缺陷、封合膠量不足造成密封性能不好等。

    電池漏液后整個電池包的絕緣失效,單點絕緣失效問題不大,如果有兩點或以上絕緣失效會發生外短路。從實際應用情況來看,軟包和塑殼電芯相比金屬殼單體更容易發生漏液情況導致絕緣失效。

    3、電池負極析鋰:

    電池使用不當,過充電、低溫充電、大電流充電都會導致電池負極析鋰。國內大部分廠家生產的磷酸鐵鋰或三元電池在0攝氏度以下充電都會發生析鋰,0攝氏度以上根據電芯特性只能小電流充電。發生負極析鋰后,鋰金屬不可還原,導致電池容量不可逆衰減。析鋰達到一定嚴重程度,形成鋰枝晶,刺穿隔膜發生內短路。所以動力電池在使用時應該嚴禁低溫下進行充電。

    4、電芯脹氣鼓脹:

    產生脹氣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為電池內部發生副反應產生氣體,最為典型的是與水發生副反應。脹氣問題可以通過在電芯生產過程嚴格控制水分可以避免。一旦發生電池脹氣就會發生漏液等情況。

    以上幾種失效模式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即使一個電芯使用1、2年沒有問題,并不代表這個電芯以后沒有問題,使用越久的電池失效的風險越大。

    電芯的非安全性失效只是影響使用性能,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容量一致性差:

    動力電池的不一致性通常是指一組電池內電池的剩余容量差異過大、電壓差異過大,引起電池續航能力變差。引起電池間一致性變差的原因是多個方面的,包括電池的生產制造工藝,電池的存放時間長短,電池組充放電期間的的溫度差異,充放電電流大小等。

    目前解決方法主要是提高電池的生產制造工藝控制水平,從生產關盡可能保證電池的一致性,使用同一批次電池進行配組。這種方法有一定效果,但無法根治,電池組使用一段時間后一致性差的問題還會出現,電池組發生不一致性問題后,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問題會愈加嚴重,甚至會發生危險。

    2、自放電過大:

    電池制造時雜質造成的微短路所引起的不可逆反應是造成個別電池自放電偏大的最主要原因。在大多電池生產廠家對電池的自放電微小時都可忽略,由于電池在長時間的充放電及擱置過程中,隨環境條件發生化學反應,引起電池大自放電現象,這使電池電量降低,性能低下,不能滿足使用需求。

    3、低溫放電容量減少:

    隨著溫度的降低,電解液低溫性能不好,參與反應不夠,電解液電導率降低而導致電池電阻增大,電壓平臺降低,容量也降低。目前各廠家電池-20度下的放電容量基本在額定容量的70%~75%。低溫下電池放電容量減少,且放電性能差,影響電動汽車的使用性能和續駛里程。

    4、電池容量衰減:

    電池容置衰減主要來自于活性鋰離子的損失以及電極活性材料的損失。正極活性材料層狀結構規整度下降,負極活性材料上沉積鈍化膜,石墨化程度降低,隔膜孔隙率下降,導致電池電荷傳遞阻抗增大。脫嵌鋰能力下降,從而導致容量的損失。

    電池容量衰減是電池不可避免的問題。但是目前電池廠家應該首要解決前面安全性失效問題和電池一致性問題,在這個基礎上再考慮延長電池的循環壽命。

    二、失效模式

    電池的單體失效不僅和電池本身有關,也和電池管理系統失效有關。失效模式也會造成嚴重的事故有以下幾類:

    1、BMS電壓檢測失效導致電池過充電或過放電:

    連接、壓線過程或接觸不良導致電壓檢測線失效,BMS沒有電壓信息,充電時該停止時沒有停止。電池過充會著火、爆炸,磷酸鐵鋰過充至5V以上大部分只是冒煙,但是三元電池一旦過充,會發生爆炸。

    而且,過充電容易導致鋰離子電池中的電解液分解釋放出氣體,從而導致電池鼓脹,嚴重的話甚至會冒煙起火;電池過放電會導致電池正極材料分子結構損壞,從而導致充不進去電;同時電池電壓過低造成電解液分解,干涸發生析鋰,回到電池內短路問題。在系統設計時應該選用可靠的電壓采集線,在生產過程中嚴格管控,杜絕電壓采集線的失效。

    2、BMS電流檢測失效

    霍爾傳感器失效,BMS采集不到電流,SOC無法計算,偏差大。電流檢測失效可能導致充電電流過大。充電電流大,電芯內部發熱大,溫度超過一定溫度,會使隔膜固化容量衰減,嚴重影響電池壽命。

    3、BMS溫度檢測失效

    溫度檢測失效導致電池工作使用溫度過高,電池發生不可逆反應,對電池容量、內阻有很大影響。電芯日歷壽命跟溫度直接相關,45度時的循環次數是25度時的一半,另外溫度過高電池易發生鼓脹、漏液,爆炸等問題,因此在電池使用過程中要嚴格控制電池的溫度在20-45攝氏度之間,除能有效提高電池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之外還能有效避免電池低溫充電析鋰造成的短路以及高溫熱失控。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動力電池 電芯 BMS PACK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阳县| 武清区| 五台县| 历史| 苗栗县| 佛冈县| 连云港市| 大城县| 宜宾县| 马边| 酉阳| 闽侯县| 仁化县| 遂溪县| 伊吾县| 四川省| 池州市| 太仓市| 曲沃县| 贵定县| 郯城县| 开远市| 灵川县| 平度市| 开江县| 锡林郭勒盟| 鹤岗市| 淮北市| 长丰县| 清远市| 汝城县| 康定县| 嫩江县| 台南市| 奉节县| 民县| 湛江市| 南投县| 长垣县| 当阳市| 商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