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or陷阱 論物聯網卡的利與弊
目前,中國物聯網正在經歷從硬件、傳感等基礎設備向軟件平臺和垂直行業應用升級,萬物互聯的時代才剛剛開始。有關調研機構預計,2020年全球將有500億聯網設備,這個數量是如今的6倍之多,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是當前電信運營規模的2倍。

可想而知,未來物聯網卡的市場前景也將更加廣闊。而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物聯網卡使用需要三個步驟。第一根據需求加裝芯片模塊或設備;第二,擁有開發操作平臺;第三,批量開通物理網卡。這樣才是物聯網卡的本質用途。
那么,既然物聯網卡的好處這么多,就沒有任何缺陷嗎?那也不盡然,說到物聯網卡的缺陷,許多推銷物聯網卡的人員通常都不會提及,畢竟這影響銷售情況,但是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有必要了解物聯網還有哪些弊端。
物聯網卡的弊端
除了上述已經講過的,個人使用物聯網卡有可能導致封號外,物聯網卡還有幾個貓膩。其中一個缺陷便是物理網卡的壽命很短,當然這并不是說物理網卡本身的物理壽命短,而是指某些平臺的由于種種原因信譽不佳,在把網卡銷售給客戶后,很短時間內便消失無蹤,這導致物聯網卡徹底喪失使用價值。因此選購物聯網卡時,需要找經營時間長,信譽好的平臺。

其次,物聯網卡雖然流量資費很低,并且購買價格不貴,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后續不需要再次繳費,物聯網卡并不等于無線流量卡。許多商家在出售物聯網卡時,消費并不透明,常常導致使用一段時間后,費用的增長卻越來越快。
有些物聯網卡本身質量很差,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市場面流通的眾多物聯網卡,只有40%的用戶感覺良好,有60%的用戶反饋需要更換物聯網卡,連接設備經常出現問題,這證明市面上的物聯網卡還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小結
無疑,物聯網卡解決了許多物聯網設備的連接問題,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物聯網的發展。但是我們也要正視,在這些發展之中,物聯網卡依然存在著許多亂象,比如市場不規范,資費不透明,規則不健全等,但這些都是每個行業剛開始發展時的常態,無可避免,但是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使這個市場進入良性發展。
物聯網卡目前看來,終究還是一個過度的產品,與普通SIM卡沒有本質的區別,功能上也比較單一。但是隨著物聯網的不斷發展,物聯網卡也在向著新生事物進化。未來,這些物聯網卡又將進化成哪種形態,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