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Intel 10nm工藝揭秘:晶體管密度比肩臺積電/三星7nm

    Intel 10nm工藝揭秘:晶體管密度比肩臺積電/三星7nm

    作者: 時間:2018-06-15 來源:集微網 收藏

      作為科技行業著名的“牙膏廠”,英特爾一直走在所有廠商前面。因為它的制程已經跳票三年之久,每當一款新的處理器發布,眾人翹首以待的到來,可英特爾還是給用戶潑冷水,繼續跳票工藝。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806/381695.htm

      對于很多用戶而言,都在疑問為何英特爾一直跳票10nm呢?因為相比起同期的臺積電、三星等廠商,10nm工藝早已經量產上市,并已推出蘋果A11、Exynos 9810等芯片,而作為PC領域中的大哥人物,為何英特爾跟不上潮流的發展呢?而今天,外媒TechInsight就給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復。

      目前, 10nm處理器已經小批量出貨,已知產品只有一款低壓低功耗的Core i3-8121U,由聯想IdeaPad 330筆記本首發。

      TechInsight分析了這顆處理器,獲得了一些驚人的發現,直接證實了新工藝的先進性。



      分析發現, 10nm工藝使用了第三代FinFET立體晶體管技術,晶體管密度達到了每平方毫米1.008億個(符合官方宣稱),是目前14nm的足足2.7倍!

      作為對比,三星10nm工藝晶體管密度不過每平方毫米5510萬個,僅相當于Intel的一半多,7nm則是每平方毫米1.0123億個,勉強高過Intel 10nm。

      至于臺積電、GF兩家的7nm,晶體管密度比三星還要低一些。

      換言之,僅晶體管集成度而言,Intel 10nm的確和對手的7nm站在同一檔次上,甚至還要更好!

      另外,Intel 10nm的最小柵極間距(Gate Pitch)從70nm縮小到54nm,最小金屬間距(Metal Pitch)從52nm縮小到36nm,同樣遠勝對手。

      事實上與現有其他10nm以及未來的7nm相比,Intel 10nm擁有最好的間距縮小指標。

      Intel 10nm的其他亮點還有:

      - BEOL后端工藝中首次使用了金屬銅、釕(Ru),后者是一種貴金屬

      - BEOL后端和接觸位上首次使用自對齊曝光方案(self-aligned patterning scheme)

      - 6.2-Track高密度庫實現超級縮放(Hyperscaling)

      - Cell級別的COAG(Contact on active gate)技術

      當然了,技術指標再先進,最終也要轉換成有競爭力的產品才算數。



    關鍵詞: Intel 10n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安市| 合川市| 遂川县| 贡觉县| 神农架林区| 朝阳区| 梅州市| 阿克陶县| 丰都县| 桃江县| 资中县| 什邡市| 杨浦区| 普陀区| 育儿| 瓮安县| 长寿区| 德令哈市| 黄冈市| 东宁县| 游戏| 乐平市| 溆浦县| 无棣县| 海林市| 河北省| 平邑县| 沧州市| 台东县| 清镇市| 高碑店市| 岳池县| 张家港市| 道真| 荆门市| 舟曲县| 兴城市| 含山县| 兴城市| 林州市| 太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