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博弈光伏電站下半場:價格戰升級 盈利懸疑

    博弈光伏電站下半場:價格戰升級 盈利懸疑

    作者: 時間:2018-04-25 來源:能源雜志 收藏
    編者按:在這場集中式光伏電站最后領地的廝殺中,我們看到了下游企業的瘋狂,上游企業的焦慮,市場狼多肉少。中國光伏產業儼然成為一場“賭局”。

      4月22日,海西州人民政府公示德令哈、格爾木領跑者基地投資企業評優結果,其中格爾木基地最低電價0.31元/kWh,德令哈最低電價為0.32元/ kWh。而在此之前,當其他應用領跑者基地招標工作都已塵埃落定,青海兩基地卻面臨著招標優選工作被暫停的局面。緣何青海招標工作被暫停?競標電價為何如此之低?第三批領跑者招標都經歷了什么?本文對整個3月光伏領跑者招標工作進行了跟蹤及復盤,將領跑者的變化與處境展現在讀者面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804/378918.htm

      3月23日,在第三批領跑者達拉特旗項目的投標結果即將公示的幾個小時前,位于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的特變電工大樓內,氣氛格外嚴肅緊張,一改往日周末來臨前的興奮。

      這是一場艱難的“戰斗”。在第三批應用領跑者基地項目中,央企卷土重來,以國電投、中廣核新能源和三峽新能源為代表的央企梯隊來勢洶涌,幾乎參與了30個以上的投標工作。值得關注的是,央企梯隊中的華能集團竟爆出0.39元/kWh的低價,點燃了第三批領跑者招標的開場。

      步入2018年,領跑者基地激烈廝殺:央企組團來襲,技術百家齊放,一度沉寂蒙塵的“集中式”曙光再現。

      以時間為界,從2009年“金太陽”政策出臺開始計算,集中式電站為主的光伏產業已發展近十年。與此同時,“低購高報”、“補貼拖欠”、“棄光限電”等產業問題層出不窮。

      隨著“光伏領跑者計劃”進入第三回合,體量大、資本密集且模式單一的集中式光伏產業棋至后半場。未來,中國光伏市場即將被布局迅速、資金鏈短、模式多樣的分布式所取代。

      價格戰升級

      在第三批領跑者基地項目角逐的過程中,電價成為至關重要的因素。

      根據行業人士王淑娟的統計:“8個領跑基地一共38個項目,52個企業投標,僅僅央企就投了200多次。”對于競標的企業來說,最低電價不下降25%幾乎沒有中標可能性。作為民企上市公司,特變電工此次報出了0.32元/kWh的最低價格。

      兩年前,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下發《關于完善光伏發電規模管理和實施競爭方式配置項目的指導意見》,競價上網的序幕徐徐拉開,其初衷是希望促進新技術的消化,然而,民企在競標當中四處出擊、低價競標、近乎“裸奔”。在山西陽泉領跑者競標中,協鑫報出了0.61元/kWh的低價,包頭領跑者競標里青島昌盛報出0.52元/kWh的更低價;而在三類資源區的兩淮領跑者競標中,力諾報出0.65元/kWh的價格。在今天看來,當時的價格尚在正常范圍。

      對此,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阮少華告訴《能源》記者:“今年以平均價作為評分基準,這就是一個企業間的博弈,沒有絕對的滿分電價,因此很多企業都會根據IRR(自有資金內部收益率)來測算,然后再根據自己承受范圍報相應的價格。”這也是為何今年價格廝殺更為激烈。

      一位組件制造商市場部人士也向《能源》記者透露,“領跑者招標中有三個要素,其一,你選什么樣的設備,其二,轉化效率,其三才是電價。只有在其它條件不相上下時,電價才是決定性因素。但在第三次領跑者項目中,技術和轉化效率拉不開距離,電價反而占據更大比重。”

      不過,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研究員王斯成看來:“低價競標本是市場行為,其初衷并不是逼著企業降低度電成本。”

      此前,特變電工在達拉特旗報出的0.32元/kWh的報價刷新了光伏領跑者招標電價的底線。特變電工方面表示,從經濟收益性角度考慮,電價降低會導致收益相應降低。之所以能報出該價格主要是項目當地的資源政策條件和優化的技術方案提供了空間,成本依舊在可控范圍內。

      但業內人士仍擔心,低價競爭會使光伏產業更加無序,擾亂中上游市場,甚至影響項目質量。在3月初三峽新能源啟動的組件招標中,高效單晶305瓦以上標段最低標價為2.58元/瓦,275瓦以上多晶標段最低標價為2.47元/瓦。

      此前有爆料稱,在某個基地中標條件中規定必須要求業主采用某種技術,業主在招標文件的制作過程中,會要求有某個組件制造商或者電池生產商進行背書,先拿到項目再說,但最終是否會采用該技術不得而知。這引起國內一些組件商的不滿,但由于擔心未來自己的產品在業主招標中會受到不公正待遇,且礙于和業主之間的合作關系,并無企業公開站出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現在價格戰已經到非光伏成本了。”一位EPC企業負責人表示,“度電成本降到0.44元/kWh,離脫硫煤標桿電價水平越來越近。除了組件、支架、逆變器外,還有鋼架和玻璃。但一些鋼架可能就來源于小型鋼廠,為了防銹,有些鋼架表面被要求電鍍鋅,但是厚度都是可以作文章,比如電鍍10絲(厚度單位)和5絲,價格差距就上千元。”

    blob.png

      價格戰、跑馬圈地,這一系列行業亂象的背后不僅是中國光伏市場畸形商業氛圍的縮影,更重要的是,上述項目在集中式電站進入后半場之際,能否確保企業盈利。而這,幾乎是當下所有研究者的質疑,以及困擾所有從業者的心結。

      盈利懸疑

      央企低價投標引發業界嘩然。如此低的電價能否實現盈利?是否就此拉低光伏上網電價?后續領跑基地的電價是否會越來越低?

      以此輪勢頭猛進的國電投集團為例。雄心勃勃攬下白城基地大安市樂勝鄉子午山村南側區塊與鎮賁縣建坪鄉100MW項目的國電投集團,分別報出了0.42元/kWh、0.43元/kWh的次低報價。

      對未來項目盈利情況持樂觀態度的國電投集團,同時也競標了渭南領跑者等5個基地,其中,位于澄城縣和合陽縣的5個項目均為最低報價。

      一般來講,領跑者計劃的好處是整個流程操作比較規范,整個邊界條件也很清晰,土地的租金和稅費、電網的接入等在普通電站中老大難的問題相對比較明確。事實上,這也是申請第三期領跑者基地所必須具備的條件,譬如之前的棄光率,土地質量等,同時優先保障電力接入,明確土地稅費和租金等等。

      且根據渭南市政府相關文件顯示,領跑者要求電網企業允諾支持示范項目限電不超過5%。當地外圍防護綠化、供水供電、污水處理等設施由當地政府建設,無需企業分攤,各單項目實際已留出盈利空間。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光伏電站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江县| 松滋市| 昭平县| 如皋市| 河间市| 阳山县| 泰和县| 来宾市| 青铜峡市| 桓台县| 北川| 油尖旺区| 固安县| 太保市| 仲巴县| 亚东县| 平度市| 治多县| 曲水县| 潮州市| 多伦县| 盐源县| 满洲里市| 玉林市| 秦安县| 南郑县| 崇州市| 临猗县| 镇赉县| 陈巴尔虎旗| 阳东县| 永定县| 蚌埠市| 灵璧县| 雅安市| 广元市| 高安市| 榆林市| 玛沁县| 伊金霍洛旗| 淮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