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泰:3月營收創12月新高 正與大陸某手機開發光學指紋
據臺灣媒體近期報道,敦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與中國大陸前五大手機品牌之一攜手開發光學指紋辨識機種,敦泰方面相關人士已經向筆者確認了該事,但是具體是與哪個大陸廠商在合作則暫時不便透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804/378691.htm此外,該人士還向筆者表示,在全面屏趨勢下,敦泰的光學屏下指紋應用于2018年下半年將有爆發成長,屆時,敦泰/敦捷除了OLED屏下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其onFlux更將是市場上唯一能提供TFT-LCD屏下指紋方案的廠商,最晚2018年下半年屏下指紋應用將逐步擴展到LCD面屏手機。
據了解,敦泰于2014年與歐洲指紋識別大廠IDEX及與映智科技合作開發指紋識別技術,2015年推出指紋識別方案,并于2016年成功導入量產。
目前,敦泰的指紋辨識的產品線,可分電容式與光學式兩種,過去都以電容式為主,年初推出屏下光學式指紋辨識方案,支持屏下多點指紋辨識,可應用于AMOLED與LCD面板的手機,技術是運用紅外線發光接收,除了辨識指紋外,甚至可搭載血糖、血壓與心律等進行非侵入式生理量測。
與此同時,近日敦泰也發布了2018年三月營收數據,單月營收為11.64億新臺幣,較去年的9.32億同比增長24.9%。2018年第一季度累計營收約為26.13億新臺幣,較上年同期的21.61億同比上漲20.92%。
關于3月敦泰業績大幅上揚的原因,據敦泰相關人員向筆者介紹到,主要是受惠于TP、LCD驅動IC及IDC等三大主力產品線都較上月有較大幅度的成長,除了3月工作日較多之外,TP、LCD驅動IC受惠于手機品牌客戶推動,出貨量逐步增加;IDC產品也因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客戶采用意愿往正面發展,出貨亦顯著上揚。
事實上,在主營產品上,敦泰目前有面板驅動IC(DDI)、觸控IC以及整合型驅動觸控單芯片(IDC)。目前,三者占營收比重分別約為40%、30%、30%。但就增長勢頭來看,IDC明顯表現較快,其去年出貨量為6200萬顆。對此,該公司法人曾對媒體表示,2018年公司仍看好IDC市場需求熱,預計能占今年營收近半。
對于另外兩大產品中而言,在DDI部分,敦泰的產品以小尺寸LCD面板為主,多應用于智能型手機,供貨給面板廠,以京東方、天馬為主,品牌客戶為陸系手機為主,如華為、OPPO、vivo等。但由于手機市場已趨于飽和,敦泰方面也曾表示,今年DDI部分可能跟去年持平或小幅衰退。
觸控IC方面,敦泰去年的出貨量約為300~350萬顆。隨著手機屏占比提高的趨勢下,原有手機下方空間減少下,敦泰認為,Full In-cell將逐步成為主流,IDC的出貨量也會隨之上升。與此同時,敦泰也認為傳統Out-cell的出貨量應會下滑約20~25%。
而回顧發展歷程,敦泰創立之初是從事TFT LCD顯示驅動芯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于2015年完成并購知名顯示驅動芯片廠商旭曜科技,強化了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
對于敦泰近幾年的業績情況,據筆者查詢并統計其財務數據發現,從2013年經歷了業績峰值之后,敦泰之后整體呈現出平穩發展態勢。

單就2017年來看,敦泰12月份的營業收入為新臺幣8億2仟2佰萬元,主要是因中國智能型手機市場需求減緩,較上月前少16.56%,并較去年同期減少10.16%。此外,累計2017年營收為新臺幣107億9仟8佰萬元與2016年同期營收比較減少2%。
對此,敦泰方面表示,由于面板廠量產導入時間比預期要復雜,手機品牌客戶對新技術的驗證項目比較繁瑣,加之晶片生產供應鏈對各項生產程序需不斷調整測試等因素,導致新產品實際營收及利益不及預期。

另外,從最近12個月單月營收數據來看,敦泰表現最好的正是剛剛過去的三月份,以11.64億新臺幣的營收創下近12個月業績的最好成績,這無疑給淡季中的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意外。
總體而言,對于敦泰屏下光學指紋的進展,市場還是十分關注的,此次與大陸知名手機廠商合作,到底會憋出怎樣的大招,又會給屏下指紋帶來怎樣的驚喜呢?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