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詳解波特率發生器編程/計算/波特率選擇

    詳解波特率發生器編程/計算/波特率選擇

    作者: 時間:2017-10-14 來源:網絡 收藏

      是什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710/366268.htm

      在信息傳輸通道中,攜帶數據信息的信號單元叫碼元,每秒鐘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數稱為碼元傳輸速率,簡稱波特率。它用單位時間內載波調制狀態改變次數來表示。而的作用是從輸入時鐘轉換出需要的波特率clk。常用于單片機方面。每秒鐘通過信道傳輸的信息量稱為位傳輸速率,簡稱比特率。比特率表示有效數據的傳輸速率。波特率與比特率的關系是比特率=波特率X單個調制狀態對應的二進制位數。波特率是傳輸通道頻寬的指標。

      

      的波特率編程

      一個完整的由verilog實現的波特率發生器:

      module baud_gen(

      clk_50MHz, rst_p, bclk

      );

      input clk_50MHz; /*輸入的系統時鐘,50MHz*/

      input rst_p; /*復位脈沖,高電平有效*/

      /* 倍頻值16乘以9600波特率,即9600*16=153600,得到波特率發生器的實際輸出信號頻率為153.6kbit/s */

      output bclk; // 輸出信號:UART(串口)波特率發生器輸出的時鐘脈沖,頻率:153.60kbps

      //即每秒1536000個脈沖,*波特率發生器輸出脈沖bclk,注意:除了主頻分頻之外,

      //還決定了這個信號的占空比,在本例中輸出信號占空比為 1:325

      reg bclk; //寄存器數據類型bclk

      reg [8:0] cnt; //寄存器數據類型cnt,9位,UART用它來記錄接收到的主頻脈沖個數,

      //注意在修改輸出波特率值時,若占空比小于1:511,需要增加該變量所占位數

      //以下語句利用同步計數器完成時鐘分頻,

      always @(posedge clk_50MHz) begin /* 每當信號clk_50MHz發生電平變化執行以下語句 */

      if(rst_p) begin /* 如果復位脈沖信號為高電平執行以下語句 */

      cnt 《= 0; //對主頻信號計數器cnt做非阻塞方式復位賦值,賦值為邏輯0 。此后每當時鐘信號到來就變。

      bclk 《= 0; /* 寄存器變量bclk賦值為邏輯0,使該脈沖信號復位為低電平,以低電平作為開始*/

      end

      else begin

      /* 50MHz除以153600(UART實際頻率)等于325.5 即50_000_000 /153600 = 325.5(波特率除數) */

      if(cnt 》 324) begin /*如果cnt的數值大于324,即cnt計數脈沖數等于325(0-324個脈沖)*/

      cnt 《= 0; /* 50MHz主頻信號計數器cnt值,被非阻塞方式復位*/

      bclk 《= 1; /*串口波特率時鐘脈沖信號bclk賦值為邏輯1,使該脈沖信號跳變到高電平周期*/

      end

      else begin

      cnt 《= cnt + 1; /* 50MHz主頻信號計數器cnt值被非阻塞方式增量賦值(加1) */

      bclk 《= 0; //波特率發生器時鐘脈沖信號bclk被非阻塞方式賦值為’0’,

      //使該脈沖信號跳變到低電平周期*/

      end

      end

      end

      endmodule

      

      波特率計算

      在串行通信中,收發雙方對發送或接收的數據速率要有一定的約定,我們通過軟件對MCS—51串行口編程可約定四種工作方式。其中,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而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變的,由定時器T1的溢出率決定。

      串行口的四種工作方式對應著三種波特率。由于輸人的移位時鐘的來源不同,所以,各種方式的波特率計算公式也不同。

      一、方式0的波特率

      方式0時,移位時鐘脈沖由56(即第6個狀態周期,第12個節拍)給出,即每個機器周期產生一個移位時鐘,發送或接收一位數據。所以,波特率為振蕩頻率的十二分之一,并不受 PCON寄存器中SMOD的影響,即: 方式0的波特率=fosc/12

      二、方式l和方式3的波特率

      方式1和方式3的移位時鐘脈沖由定時器T1的溢出率決定,故波特宰由定時器T1的 溢出率與SMOD值同時決定,即: 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2SMOD/32·T1溢出率

      其中,溢出率取決于計數速率和定時器的預置值。計數速率與TMOD寄存器中C/T的狀態有關。當C/T=0時,計數速率=fosc/2;當C/T=1時,計數速率取決于外部輸入時鐘頻率。

      當定時器Tl作波特率發生器使用時,通常選用可自動裝入初值模式(工作方式2),在 工作方式2中,TLl作為計數用,而自動裝入的初值放在THl中,設計數初值為x,則每過“256一x”個機器周期,定時器T1就會產生一次溢出。為了避免因溢出而引起中斷,此時應禁止T1中斷。

      波特率發生器的波特率選擇

      在串行通訊中,收發雙方的數據傳送率(波特率)要有一定的約定。在8051串行口的四種工作方式中,方式0和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而方式1和3的波特率是可變的,由定時器T1的溢出率控制。

      方式0

      方式0的波特率固定為主振頻率的1/12。

      方式2

      方式2的波特率由PCON中的選擇位SMOD來決定,可由下式表示:

      波特率=2的SMOD次方除以64再乘一個fosc,也就是當SMOD=1時,波特率為1/32fosc,當SMOD=0時,波特率為1/64fosc

      方式1和方式3

      定時器T1作為波特率發生器,其公式如下:

      T1溢出率= T1計數率/產生溢出所需的周期數

      式中T1計數率取決于它工作在定時器狀態還是計數器狀態。當工作于定時器狀態時,T1計數率為fosc/12;當工作于計數器狀態時,T1計數率為外部輸入頻率,此頻率應小于fosc/24。產生溢出所需周期與定時器T1的工作方式、T1的預置值有關。

      定時器T1工作于方式0:溢出所需周期數=8192-x 定時器T1工作于方式1:溢出所需周期數=65536-x

      定時器T1工作于方式2:溢出所需周期數=256-x

      因為方式2為自動重裝入初值的8位定時器/計數器模式,所以用它來做波特率發生器最恰當。

      當時鐘頻率選用11.0592MHZ時,取易獲得標準的波特率,所以很多單片機系統選用這個看起來“怪”的晶振就是這個道理。

      下表列出了定時器T1工作于方式2常用波特率及初值。

      常用波特率 Fosc(MHZ) SMOD TH1初值 19200 11.0592 1 FDH 9600 11.0592 0 FDH 4800 11.0592 0 FAH 2400 11.0592 0 F4H 1200 11.0592 0 E8H

      例如9600 11.0592 0 FDH

      T1溢出率= T1計數率/產生溢出所需的周期數

      產生溢出所需的周期數=256-FD(253)=3 SMOD=0 11059200/12*3 *1/32=9600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中市| 达拉特旗| 清徐县| 大田县| 长岭县| 乐平市| 信宜市| 衡阳市| 宜兴市| 聂拉木县| 桂平市| 乐至县| 凤城市| 湖州市| 揭阳市| 和平县| 沙河市| 金塔县| 金平| 汾西县| 柳江县| 玛纳斯县| 蒙自县| 夏河县| 镇宁| 恩平市| 菏泽市| 乌兰浩特市| 万年县| 甘德县| 佛坪县| 绩溪县| 博湖县| 车险| 曲阳县| 屯留县| 井研县| 达尔| 广水市| 九龙县| 兴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