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基于單片機的散體流量計的設計與開發

    基于單片機的散體流量計的設計與開發

    作者: 時間:2016-10-18 來源:網絡 收藏

    現有的固體測試技術還沒有氣、液兩相深入和完善,尤其針對單一散狀固體的動態測試技術還存在流動性等瓶頸問題。應用中對于科里奧利質量的研究也較多,但通過查詢國內外的研究成果來看,也僅應用于氣、液兩相流。國內比如2012年浙江大學王立軍和胡亮研究的工業用科里奧利質量,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鄭德志對DN1型科氏力流量傳感器做了仿真研究;國外比如2011年日本岡山大學Masahiro Kazahaya,在科里奧利質量基礎上建立一個數學模型進行誤差分析,2012年荷蘭特文特大學對微科氏質量流量傳感器進行了優化研究。利用單片機結合微計算技術與測量技術,組成智能化的測量儀表,可以解決許多傳統儀表不易完成的難題,同時可以簡化儀表電路、提高可靠性、加快新產品開發速度。比如2014年海軍潛艇學院的王宗亮,了一種V型氣體流量計,利用單片機對氣體的溫度、壓差和壓力進行測量與換算后顯示氣體的流量。本文研究的流量計亦是基于單片機()技術,實現散狀固體的在線測量,可以為后續應用中的流量大小控制提供基礎,重點從傳統模擬思路轉向單片機模塊化、單片機程序智能化開發和低功耗等設計的新思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610/308692.htm

    1 流量計的總體結構與工作原理

    流量計主要以科氏力流量測量機構、轉矩傳感器、轉速傳感器和電動機為主要硬件的檢測系統,如圖1。當圖1中測量機構的應變電橋電路檢測到間接的流量信號,傳輸給集成放大器,然后將微弱電壓信號放大,再經A/D轉換,最后由單片機完成數據處理、計算,最后用數碼管顯示。

    a.jpg

    2 流量計硬件系統的設計

    微粒在以某角速度轉動的圓盤中除受到離心力及摩擦力外,還有垂直于其運動方向的科氏力,實際中要測量該力的反力矩,即為作用于驅動軸的力矩M為:

    b.jpg

    式中為測盤受力矩,Q為散體流量,ω為測盤角速度,r1、r2為葉片內半徑、外半徑。由式(1)可知,M與Q成正比。散體流量計的硬件系統主要由科氏力散體流量測量機構、電動機、轉矩傳感器、轉速傳感器等組成。散體流量測量機構主要由傳動軸、導流錐和測輪3個核心零件組成,下面分別計算與設計它們的尺寸。

    2.1 科氏力散體流量測量機構

    1)軸的設計。設計中假定轉動軸需要承受16 000 N·mm的額定轉矩,材料選用40,且傳動軸只受扭矩。按照扭轉強度條件來計算,驗證轉軸直徑是否滿足強度條件:

    式中:τmax為轉軸最大剪應力,WP為抗扭截面模量,T為軸所受最大轉矩,D為實心轉軸直徑。由機械設計手冊,軸的許用扭轉剪應力為35~55 MPa,這里選較小值[τ]=34 Mpa,由(3)式得軸徑大小約為13.3 mm,取20 mm。軸右端開有鍵槽,與電動機相連,軸徑D:

    2)測輪的設計。利用測輪受到散體顆粒的科氏反力矩來間接計算散體流量,它的尺寸如圖2所示,其中1是導向葉片、2是轉向裝置、3是驅動軸。

    3)導流錐的設計。錐形導流體利用內螺紋與軸相連,在導流錐上部打了一個橫向圓形通空,利用桿柱控制導流錐,如圖3。

    2.2 轉矩的測量

    軸轉矩的測量采用應變型轉矩傳感器,將被測轉矩傳遞到彈性元件上,根據其物理參數變化來測量轉矩。在扭矩軸上,應變片組成差動全橋,要求輸出電壓正比于扭轉軸所受的矩:

    式中,U0為電橋輸出電壓,u為電源電壓,k為應變片靈敏系數,μ為泊松系數,E為彈性模量,Wn為抗扭截面模量,M為所受扭矩。由已知k=2,u=5v,Wn=7.85x10-7。查表得:μ=0.28,E=210x109pa當Mmax=16Nm時,U0≈1.25x10-3v,在應變允許范圍內得:

    2.3 轉速傳感器的選用

    選用SZGB-6型光電轉速傳感器,它具有測量距離長、不受光線干擾,輸出電平適應性好,能與各種數字顯示儀配套和接口電路聯接。光源光束照射到光敏元件上,接收反射回來的光束,被測器件連續旋轉,每旋轉一周光束掃過光敏元件一次,光敏元件就會產生一次脈沖信號,記錄脈沖信號的頻率或周期,就可計算回轉軸的轉速。

    2.4 電機的選用

    由前面知機構工作最大轉矩為16 N·m,最大轉速設為1 250 r/min,求得電動機所輸出功率為2.15 kW。綜合發熱、過載和啟動等因素,根據電動機輸出功率選用YCT160 —4B變頻電動機。

    2.5 總體裝配結構

    硬件還需要散體物料的進料、出料等配套裝置,圖4為該流量計的三維效果。

    3 流量計信號接收與顯示系統的設計

    流量計后續的信號接收與顯示系統主要由A/D轉換器、整流放大器、單片機、數碼二極顯像管和軟件部分等組成。單片機是系統核心,選用單片機AT89C51作為主控制器,它完成信號采集、計算和顯示的協調工作。

    3.1 放大電路

    整流放大選用AD624芯片,由系統中直流電橋輸出0~1.25 mV的信號,信號處理板輸入端為0~5 V的信號,放大倍數設為4 000倍。如果采用芯片內預設置增益,其放大倍數不在內設增益檔位,須通過外部電阻器設定增益值,其阻值RG=40 kΩ/(G-1),當放大器增益G為4 000,RG≈10 Ω。為達到良好效果,在腳3與16之間連接低溫度系數精密電阻器RG。

    3.2 A/D轉換

    選用偉福單片機的ADC0809,電位器提供模擬量輸入,編制A/D轉換程序,模擬量轉換為二進制數字量后.通過P1口輸出到LED發光二極管顯示。由于0809芯片沒有片選信號輸入端,因此必須通過時序分析。編寫并執行程序,旋動實驗系統上的電位器,觀察LED狀態變化。在正常工作中,ADC0809的分辨率為5 v/(256-1),這里即為19.6 mv。當傳感器承受16 N·m的載荷,放大器輸出為5 V,對應載荷為16 N·m/5 000 mV=0.003 2 N·m/Mv,ADC0809的分辨能力為19.6 mV×0.003 2 N·m/mV=0.062 72 N·m。

    3.3 數碼管顯示

    該顯示電路以AT89C51為核心,外接一個鎖存器SN74LS373N,再并聯一排電阻,最后與數碼管相連。A/D轉換后的測量數據,先濾波及軟件補償,然后轉換為BCD碼送到操作面板在線顯示。圖5所示為由單片機系統組建的4位LED動態顯示電路。

    4 測量系統應用程序的開發與仿真

    通過Proteus畫原理圖;在Keil uVision軟件編寫程序,運行程序,實現測量功能。這里選用Keil Cx51語言編譯器,通過uVision3開發平臺編寫應用程序。測量系統的應用程序包括主程序模塊、顯示模塊、外部中斷模塊等,流程如下圖6所示。在主程序中首先對系統初始化,同時組織調用各子程序,按預定要求完成控制功能;顯示模塊,對所測的流量值進行顯示;外部中斷模塊,要響應單片機的外部中斷INT1,在系統運行過程中,經接收檢測電路產生外中斷信號傳至單片機。軟件仿真精度有限,而且不可能所有的器件都找得到相應的仿真模型,用開發板和仿真器是比較好選擇。這樣的仿真實驗,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彌補了實驗和工程應用間脫節的現象。

    5 流量計的測試與數據分析

    前面從理論上推導了轉矩與電信號之間的關系,由上式(1)和式(5)得:

    這就得到了流量與電信號之間的正比關系。其中,是轉速傳感器所測得的實際轉速,r為測輪半徑0.2 m。電動機的轉速n=1 000 r/min,即有Q=3.056x103U0,當最大扭力矩為16 N·m時,Q=3.82 kg/s。在實驗中,以Q=GL/ωr2為儀表輸入的真值,所得實驗數據如下表1所示。在上面的實驗中看到,小于0.10 N·m的力矩無實際應用意義,流量計不能有效測量。表2中測量值與流量真值之間的差值即為測量誤差,取0.2~16 N·m量程范圍內63個數值進行整理得誤差樣本均值和樣本方差值。表1中的數據為流量計測量誤差總體的一個樣本,測量誤差X在設計量程范圍內滿足要求。

    6 結論

    研究開發的散體流量計已達到預期目標和設計要求,其誤差除個別值外均處于2%以下,測量精度的一致性較好,特別是流量較大時精度較高,對于直徑較小的散體能夠實現高精度的實時測量;由于散體物料與測輪間的摩擦或散體間的摩擦對測量幾乎沒有影響,抗外界干擾能力強,測量精度比較高,尤其是短期精度在10 s內精度可達1%以內,具有良好的介質動態適應性;它的運動部件結構簡單,具有使用方便、日常維護工作量小等優點,在工業控制、能源計量和糧食生產等行業中有廣泛應用價值。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茶陵县| 罗定市| 南溪县| 历史| 米易县| 沙洋县| 富顺县| 津南区| 金沙县| 平乡县| 抚州市| 平谷区| 青海省| 永定县| 岗巴县| 杨浦区| 荥经县| 进贤县| 辽中县| 电白县| 门源| 德安县| 凉城县| 景德镇市| 绥棱县| 犍为县| 哈巴河县| 宜川县| 清水县| 新和县| 汕尾市| 晋江市| 安乡县| 绍兴市| 遵化市| 镇巴县| 修武县| 贡嘎县| 塘沽区|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