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看懂中國無人駕駛30年

據了解,該標準體系框架包括基礎、通用規范、產品與技術應用、相關標準四個主要部分。其中基礎和通用規范涉及到網聯化共性的基礎標準;產品與技術應用涉及到具體的設計標準,是該框架的主干部分,包含:信息采集、決策報警、車輛的控制等方面的細則。而相關標準則涉及到信息交互、通訊協議、接連接口等。
在標準框架的資料中,有一條標準的制定原則指出:“以軟硬件接口、協議、平臺、安全等共性基礎標準為重點,盡量避免對技術、商業方案限制。”
業界曾表達過對制定智能網聯汽車標準的擔憂,認為智能網聯汽車是新興事物,技術發展還不成熟,過早形成標準反而會對技術進步形成限制。持這一觀點的包括行業內的專家,但更多的則是參與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研究并期望實現商業化的制造企業。
“我們接到這個任務第一個工作,就是到上海、北京與當地的信息產業、包括互聯網產業相關骨干企業進行了溝通和交流。”一位參與了標準規劃的工作人員在6月上海舉辦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法規研討會上說。
“首要原則是立足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情況,并且考慮未來的發展趨勢。避免制定不合適的技術制約技術和產業的發展,首先工作重點應該放到共性的基礎標準上,盡量避免對一些實現特定功能具體的技術方案作出限制。”該工作人員表示。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圖”即將公布的消息也給A股相關概念股帶來了利好。券商分析認為,與ADAS技術相關的上下游企業都將獲益,包括星宇股份、拓普集團、亞太股份、雙林股份、云意電氣、中國汽研、得潤電子、萬安科技等。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定義,智能網聯汽車是指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X(人、車、路、后臺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備復雜的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和執行等功能,可實現安全、舒適、節能、高效行駛,并最終可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