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看懂中國無人駕駛30年
編者按:在1980年左右,美國在無人駕駛技術方面得到快速發展。而在我國,雖然落后于美英德等西方國家,但也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了相關技術研究,本文將梳理中國無人駕駛在過去30年中所歷經的幾件標志性事件,方便大家了解中國無人駕駛的歷史進程。
中國版無人駕駛標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607/294770.htm近日,有媒體援引工信部官員的表態稱,“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圖”研究已基本完成,準備于8月對外發布。該路線圖描繪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所需的關鍵核心技術及發展路徑。
該消息釋放以后被業界解讀為國家“無人駕駛”標準頂層設計即將完成的信號。
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除了技術路線圖以外,目前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體系框架也已經制定完成,并上報工信部。
“外界說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制定完成是不準確的。智能網聯汽車是一個很大的技術范疇,標準也是一系列標準構成的體系。現在制定完成的,是這一標準體系的框架,不是其中的細則。”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該標準體系的公開時間尚不明確。
據了解,國家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總體規劃始于2014年10月。當時,工信部委托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協會、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汽標委”)分工展開研究。其中,中國汽車工程協會負責技術路線圖的制定;而汽標委則負責標準體系的規劃。

智能網聯汽車的范疇包含了現在汽車界大熱的“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的概念。澎湃新聞了解到,目前負責標準體系規劃的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已經成立了ADAS(高級輔助駕駛系統)標準工作組。
知情人士稱,前段時間,汽標委組織開展了對汽車及相關行業的國家層面及部門法律法規的梳理,目前這一工作基本完成。接下里的任務是首先分析過去這些法律法規對ADAS及自動駕駛可能產生的制約。隨后,會在國家允許的情況下,對ADAS在特定范圍、特定區域內進行驗證。此外,自動駕駛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使用的公共道路管理文件,也正由汽標委牽頭開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