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放棄SoC之后 英特爾在移動市場將走向何方?

    放棄SoC之后 英特爾在移動市場將走向何方?

    作者: 時間:2016-05-31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收藏
    編者按:回顧PC時代,英特爾的輝煌無人能及,移動領域上的受挫,就代表英特爾已經落后于其他科技公司了?其實不是這樣子的。

      就在先前,的一則新聞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宣布停止對代號為Broxton(主要面向高端)和SoFIA(主要面向低端)兩款主要針對智能手機手機的“凌動”(Atom)系列處理器產品線的開發。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605/291957.htm


    放棄SoC之后 英特爾在移動市場將走向何方?


      其實并沒有完全放棄移動這個廣大的市場,只是將重心從轉向了門檻高、競爭小、利潤高的基帶領域。今天我們就來更深入的聊聊放棄之后的英特爾,未來將在移動市場走向何方。

      前言:英特爾戰略失誤 錯過智能手機爆發期

      英特爾進軍移動市場晚,市場早已被高通、聯發科等廠商瓜分。雖說進軍時機很晚,但是眾所周知英特爾的處理器性能十分強大,難道單靠這一點不能為自己爭下一片天地嗎?然而事實上卻是英特爾確實難以立足于手機芯片領域。這是為什么?

      除了前面所說英特爾進軍市場較晚,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Atom的實際體驗問題。正如大家所知,英特爾以其強大的性能著稱,英特爾面向手機手機所開發的的Atom系列處理器在性能方面同樣是十分強勁的。Atom處理器在性能表現方面往往都高于基于ARM架構的移動芯片。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一些跑分軟件中,Atom系列處理器表現都是優于同等ARM架構的芯片的。


    放棄SoC之后 英特爾在移動市場將走向何方?


      不過跑分性能什么的終歸是紙面最強,是否真的最強還是要考慮到實際體驗中去,顯然英特爾高估了Atom的性能而忽視了用戶的體驗,所以在實際體驗中Atom芯片并不如它的性能那樣盡如人意,由于兼容性問題以及高性能帶來的功耗發熱問題,使得Atom芯片在移動領域中并不被看好。


    放棄SoC之后 英特爾在移動市場將走向何方?


      最致命的是在Atom發展受阻的情況下,英特爾似乎不再重視Atom,減緩了對Atom系列芯片的技術更新。比如芯片制程總是落后于PC芯片至少一代,而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在芯片產業中,制程技術的提升,無論對于芯片的性能的提高還是功耗的降低都至關重要。與此同時,性能稍落后于Atom的ARM架構芯片卻不斷加強,實現了性能趕超。從此英特爾在移動領域一落千丈。

      然而,機智的英特爾把目光放得更遠。智能手機市場就讓它繼續錯過吧!

      智能手機增長放緩 英特爾發展新領域

      基帶業務——扭虧為盈的契機

      如何證明英特爾在移動市場依然有存在感?前不久從高通嘴中拿下半數iPhone 7基帶訂單就是最好的例證。據悉,iPhone 7采用的LTE基帶50%將選擇英特爾的XMM7360,由臺積電和KYEC代工生產。這顆芯片理論下載速度為450Mbps,上傳速度為100Mbps,支持 LTE Cat.10-29 所有頻段,整體性能快于目前iPhone 6s系列采用的高通MDM9635,但遜于高通最新的LTE芯片。


    放棄SoC之后 英特爾在移動市場將走向何方?


      早在此之前,關于蘋果將把英特爾列為基帶供應商的消息就層出不窮,到iPhone 7才終算塵埃落定,這多少讓人聯想起之前英特爾放棄凌動處理器研發的新聞。在發展三年多之后,英特爾當年雄心勃勃的移動處理器戰略在沒有取得優勢的情況下,寄希望對大量二三線平板電腦廠商給予高額補貼來挽回敗局,最終只掙得了短暫面子上的出貨量,造成移動業務虧損高達100多億美元。數年經營換得如此結果,英特爾只好壯士斷腕,把錢投入到更有前景的項目中。


    放棄SoC之后 英特爾在移動市場將走向何方?


      而放眼移動領域的未來,機會可以說是廣大的,但如果著眼于當下摸得到、看得見實際利益又符合英特爾的項目,收購自英飛凌的基帶業務無疑就是最出色的。一方面是基帶業務涉及到的技術、專利門檻很高,導致競爭態勢比要溫和,利潤率也很可觀;另一方面則是英特爾此前沒有間斷過基帶產品的更新換代,功底深厚,產品線較為齊全,不需要過多投入。


    放棄SoC之后 英特爾在移動市場將走向何方?


      確定了轉向基帶業務,能否能拿下蘋果這個年出貨兩億多的大客戶就顯得至關重要。或許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英特爾加大了談判的籌碼,以降低價格之類的方式尋求更主動的地位,而蘋果出于以往平衡供應鏈的一貫套路,在基帶這種關鍵性元件上降低對高通的依賴、選擇英特爾也就順理成章。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英特爾 SoC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市| 乌兰浩特市| 青川县| 区。| 衢州市| 双牌县| 峨眉山市| 大姚县| 鲁山县| 秦安县| 武邑县| 尉氏县| 巍山| 承德县| 庆元县| 油尖旺区| 新乡县| 大冶市| 灵丘县| 伊宁市| 六枝特区| 绥中县| 措勤县| 衡山县| 宝兴县| 临漳县| 苗栗县| 青田县| 通化市| 南汇区| 高青县| 东山县| 东至县| 桓仁| 神木县| 黄龙县| 襄城县| 耿马| 三亚市| 红桥区| 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