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富士通與英特爾運用IoT技術將運輸成本降低30%

    富士通與英特爾運用IoT技術將運輸成本降低30%

    作者: 時間:2016-05-24 來源:技術在線 收藏

      2016年5月19日發布消息稱,與合作利用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技術進行了使工廠的生產工序“可視化”的實證實驗。實驗結果是,降低了因出貨延誤而增加的運輸成本,使運輸成本減少了30%。兩公司2015年5月宣布在IoT領域展開合作,開始在集團旗下生產筆記本電腦的島根公司的工廠,采取通過可視化來提高生產工序效率的措施。實證實驗使用了富士通的IoT平臺“FUJITSU Cloud Service IoT Platform”,網關使用了的“Intel IoT Gateway”。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605/291559.htm

      島根富士通的筆記本電腦生產線在出貨之前要在“功能測試工序”對產品進行檢測,并將判斷為不合格的產品送至“修理工序”,進行故障再現、診斷、分析和修理。但有些故障無法在修理工序中再現。此時必須找出這些故障,并對功能測試工序的作業內容、使用的工具、測試對象的情況等進行分析并查明原因。

      但由于作業情況沒有充分可視化,因此很難確定原因,從而也就無法采取措施來防止故障的再次發生。而且,由于在修理工序中無法實時掌握修理產品在生產線上的位置、狀況和出貨期限等信息,因此會發生錯過預定的出貨時間,導致需另外運送等運輸費用的增加。

      在實證實驗中,為了實現功能測試工序的可視化,用攝像頭拍攝了作業人員的檢查作業以及檢查的筆記本電腦的畫面。當測試作業中出現故障時,筆記本電腦的畫面會顯示故障代碼。利用富士通研究所的提高了字符識別率的圖像處理技術等,可自動提取出故障代碼的信息。圖像處理通過與攝像頭連接的網關實行。提取的故障信息儲存在富士通IoT云平臺上,通過云上的APP實現可視化。這樣便可幫助工廠確定作業失誤的原因并進行相關改進。

      在修理工序中,把修理產品投入生產線時會為其貼上信標,這樣便可立即掌握其在工序內的位置、滯留時間和出貨期限(圖1)等。這樣就能優先操作臨近出貨期限的產品,并輔助滯留較多工序的作業,以減少出貨延誤時要增配的運輸卡車數量,從而使運輸成本降低了30%。

      今后將通過在功能測試工序中降低產品故障的誤檢率,來減少需要修理的產品。還將向制造業推廣此次在實證實驗中獲得的經驗。



    關鍵詞: 富士通 英特爾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东县| 灌南县| 庆云县| 石棉县| 咸宁市| 景谷| 大名县| 灌云县| 廉江市| 工布江达县| 奉贤区| 隆林| 本溪| 罗江县| 宁国市| 和田市| 安阳市| 乾安县| 萨迦县| 应用必备| 富源县| 余姚市| 阳信县| 石城县| 彭泽县| 雅安市| 天门市| 永川市| 南丹县| 南投县| 庄浪县| 杭锦旗| 丰原市| 化州市| 新疆| 乌苏市| 伊春市| 多伦县| 铁岭市| 平邑县| 佳木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