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英特爾為何在移動芯片市場頻頻受挫?

    英特爾為何在移動芯片市場頻頻受挫?

    作者: 時間:2016-05-18 來源:PConline 收藏

      作為傳統芯片的霸主,在PC時代幾乎就是處理器的代名詞,至今主流電腦上仍然可見熟悉的酷睿、奔騰、賽揚標簽,但在移動領域,除了偶爾零星可見的新聞外,可以說基本屬于那種可有可無的邊緣角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605/291294.htm

      

    英特爾為何在移動芯片市場頻頻受挫?

     

      然而前不久,終于上了次移動領域的頭條,只不過傳來的并不是好消息,而是其停止對代號為Broxton(面向高端)和SoFIA(面向低端)兩款的Atom(凌動)系列處理器產品線的開發,也就是說,它將放棄移動應用處理器業務,過去三年投入的超100億美元資金也隨之付之東流。那坐擁強大研發實力和資金財力的英特爾為何在市場頻頻受挫呢?

      進入時間晚、技術無優勢

      在智能手機興起之前,“英特爾”三個字幾乎可以和“處理器”劃等號,這種勢頭一直持續到2010年左右。而隨著智能機需求的不斷升溫,以高通為首的一大堆移動處理器廠商迅速崛起,曝光度、股價都不斷攀升,相比之下英特爾就像昨日花黃一般逐漸被人冷落。面對這種情況,英特爾并沒能在爆發初期及時反應,直到2011年才宣布用Atom系列處理器進入領域,正是這款人稱“阿童木”的處理器系列,成為了英特爾最臭名昭著的敗筆。

      

    英特爾為何在移動芯片市場頻頻受挫?

     

      首先,Atom處理器在兼容性上出了嚴重事故。拿早年比較知名的Atom Z2580來說,雖然在一些跑分軟件的測試中成績還略高主流ARM精簡指令集架構的產品,但這種復雜指令集的處理器架構在當時Android系統中卻出現了兼容性差的致命問題,諸如《地牢獵手4》之類的很多主流游戲甚至是貼吧、微博這種日常應用都出現不兼容的情況,影響用戶體驗還是其次,關鍵是給消費者留下了極差的第一印象。

      再者,Atom處理器的性能優勢并不明顯。作為老牌芯片廠商的作品,Atom處理器并沒有展現出足以碾壓對手的強勁實力,相反其雙核的配置在當時四核風行高端手機的環境下,營銷上吃了不小的虧,因為普通消費者對于四核處理器的敏感程度遠遠高于英特爾的超線程技術,導致手機廠商也不愿冒這 個風險來選擇使用。

      

    英特爾為何在移動芯片市場頻頻受挫?

     

      最后最關鍵是Atom處理器在工藝制程上的落后。2013年在廠商都使用28nm打造出驍龍801、MT6592的時候,Atom Z2580卻在用著老舊的32nm,本來復雜指令集在功耗上就沒優勢,落后工藝更是導致功耗和封裝體積兩方面都居高不下。之后2015年誕生的Atom Z3580也是同樣,在大家已經奔向20nm、14nm的時候,它依然不合時宜的采用了22nm。

      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別的廠商身上也就算了,但作為擁有自己代工廠并已經在桌面處理器上量產14nm的英特爾,出現這種情況真的令人匪夷所思,如果背后原因是刻意要讓移動平臺慢于桌面平臺,優先保證桌面平臺的產能,那只能說明英特爾高層完全沒有意識到移動市場競爭的殘酷性。

      補貼雙刃劍

      在產品不占優勢、品牌沒有吸引力的手機試水收效甚微后,財大氣粗的英特爾選擇另辟蹊徑,在2014年轉向平板電腦,祭出“補貼”大旗對采用Atom芯片的平板電腦給予扶持。

      這種補貼之高,在每部Atom平板上超過300元人民幣,接近整部售價的1/4,毛利率幾乎為零。雖然實際也帶來了高達4600萬部的出貨量,但處于賣的越多虧的越多的境地,最終導致2014年英特爾移動業務虧損高達到40億美元。

      

    英特爾為何在移動芯片市場頻頻受挫?

     

      更關鍵的是,這些選擇和英特爾合作的廠商多是中國一些二流的廠商,推出Atom平板完全是建立在補貼的基礎上,根本沒有忠誠度可言,補貼一取消,出貨量隨即暴跌44%,丟掉的份額都轉投了ARM芯片陣營。更重要的是,之前Atom的名聲就不太好,經過這一波不知名平板電腦廠商的運營,形象就更是不受人待見了,連帶采用這一系列處理器的上網本都受波及。

      

    英特爾為何在移動芯片市場頻頻受挫?

     

      可見,英特爾在情急之下走了一步非常錯誤的棋,飲鴆止渴般的靠補貼在短時間內提振出貨量,無視虧損的加劇,火爆之下全是隱患,夢幻之后只剩下利潤損失、品牌受損、機會喪失。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英特爾 移動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金堂县| 望奎县| 望谟县| 宜城市| 安宁市| 米林县| 乐亭县| 芜湖市| 耒阳市| 旬邑县| 勐海县| 靖安县| 海城市| 海南省| 哈密市| 陆良县| 宜良县| 珲春市| 曲松县| 临海市| 昭平县| 康定县| 九龙县| 瓦房店市| 霞浦县| 民权县| 普格县| 梁山县| 望奎县| 科技| 郯城县| 土默特左旗| 磐石市| 璧山县| 金坛市| 莲花县| 大田县| 砀山县| 福建省| 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