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同濟大學開發出3D打印機器蜻蜓

    同濟大學開發出3D打印機器蜻蜓

    作者: 時間:2016-03-10 來源:科學網 收藏

      蜻蜓具有極其出色的飛行性能,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空中懸停,甚至做一百八十度的急轉彎飛行, 讓多數鳥類望塵莫及,故有“飛行之王”的美譽。近日,研究沈海軍教授團隊針對一種常見的蜻蜓 — 碧偉蜓展開了包括計算機建模、風洞試驗、撲翼機制作在內的一系列仿生研究工作,并于本月初成功借助技術成功研制出了一架仿生微型電動遙控機器“蜻蜓”,同時進行了初步試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603/288064.htm

      據了解,這只機器蜻蜓的設計制作過程如下:首先,研究團隊分析了蜻蜓的身體構造,然后采用CAD軟件對其進行了3D數字建模,最后通過機打印出了其3D實體模型。

      

     

      在設計階段,研究人員根據蜻蜓的體態特征簡化了翅膀、翅脈、頭部、足部、胸部以及腰身部。他們結合撲翼飛機特點,設計并繪制出了相應的仿蜻蜓飛機的機翼、機身、起落架、發動機架等部件CAD模型;其中,蜻蜓的尾端被巧妙地設計成了飛機的方向舵。有了CAD模型,將其轉化為STL文件格式,便可依次在機中打印出仿蜻蜓飛機的頭部、翅膀、足以及身體等撲翼機部件。

      給蜻蜓撲翼機選配動力和電子裝備非常重要。根據以往的經驗,研究人員精心挑選了7mm直徑的有刷電機和相應的減速組作為動力,3.7伏特的的鋰電池作為能源;發射/接收裝備選擇紅外二通控制。其中,一個通道控制蜻蜓機翼的撲打頻率,即飛行高度與速度,另一通道控制蜻蜓的航向。蜻蜓的方向舵選用自制的4mm線圈直徑的微型電磁舵機。

      

     

      將上述3D打印的“蜻蜓”部件、動力和電子裝備組裝起來,并在”蜻蜓”翅脈上鋪設0.1mm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一個遙控的機器“蜻蜓”便基本完成,見圖2。完成后的機器“蜻蜓”總重15克,翼展15cm,身長16cm。在加電和遙控下,蜻蜓的一對翅膀交互拍打,產升力和拉力;尾部的電磁舵可左右自如偏轉,控制蜻蜓的航向。

      為了確保動力系統與氣動性能相匹配,加裝了動力系統的3D打印機器“蜻蜓”在微小飛機實驗室的風洞中進行了吹風實驗。測試結果顯示,該動力系統可產生十余克的升力和拉力,滿足“蜻蜓”飛行的動力要求。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實驗所使用的風洞很特別,是不久前該實驗室1:1成功復原的100余年前萊特兄弟所使用的風洞。該風洞原來的升力/阻力機械天平目前已被改造成了精度更高的電子天平。

      

     

      3D打印機器“蜻蜓”進行風洞測試

      在自然界千萬年的進化中優勝劣汰,禽類、昆蟲、飛魚等動物練就了高超的飛行本領。相比之下,人類的航空史僅有百十年,因此,人類要自由翱翔,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向動物學習。目前,利用三維打印技術,已相繼成功研制了飛鳥撲翼機、仿生飛魚滑翔機、機器蜻蜓等等。三維打印技術的出現,能夠幫助我們揭示更多自然界中動物飛行的奧秘,為人類探究動物飛行增加了一種新的手段。



    關鍵詞: 同濟大學 3D打印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芜湖市| 和静县| 栖霞市| 秦皇岛市| 长海县| 都江堰市| 锦屏县| 磴口县| 南木林县| 福安市| 鄂尔多斯市| 靖安县| 富宁县| 靖边县| 淮南市| 论坛| 喜德县| 平原县| 翁源县| 芜湖县| 永定县| 海安县| 文安县| 襄汾县| 郓城县| 固镇县| 林口县| 运城市| 高州市| 新河县| 英德市| 浪卡子县| 杭锦后旗| 定州市| 随州市| 抚顺市| 陈巴尔虎旗| 长兴县| 修武县| 永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