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談縣級供電企業35kv電網線損高影響原因及對策

    談縣級供電企業35kv電網線損高影響原因及對策

    作者: 時間:2012-08-16 來源:網絡 收藏

    21ic智能:電能是國民經濟的主要動力資源。電力網的電能損耗(線損)是電能在傳輸過程中所產生的電能消耗和損失,俗稱線損。電能損耗是考核企業的一項重要經濟技術指標,電能損耗越大,損失的電能就越多。因此努力降低電能損耗、強化線損管理、節約電能在我國電力短缺的情況下是我們目前要解決的首要任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153.htm

    1基本情況

    尉氏縣供電局擔負著尉氏縣區13萬平方公里17個鄉鎮及縣城工農業生產及城鄉87萬居民生活供電任務。尉氏縣境內現有220變電站1座,主變2臺,總容量240MVA,110變電站3座,主變5臺,總容量183MVA,縣局所轄35變電站13座,主變22臺,總容量117.150MVA,無功補償容量14150kvar,35kv線路24條,長度211.919KM。2010年完成售電量6.023億千瓦時。35kv線損率達1.7%。

    2影響因素

    2.1運行方式:偏遠鄉鎮電網結構不合理,近電遠送;迂回供電;供電半徑超過規定,導線截面過細;絕緣子破裂或有放電閃絡現象。

    2.2設備因素:部分站內主變壓器容量配置過大,使變壓器空載損耗比率增加;無功補償度低,造成功率因數低;電流互感器二次阻抗超過允許阻值,引起計量誤差。

    2.3管理辦法:沒有成立線損管理領導小組,無線損管理專責,制度不健全;未全面開展線損理論計算,降損措施沒有落到實處。

    2.4環境因素:線路、設備抵抗外力能力較差,檢修計劃部合理。

    3具體存在問題

    3.1門川線:門樓110kv變電站至洧川35kv變電站;線路總長度為13.9km,導線型號為LGJ-95,距離電源點較遠、供電半徑大。洧川變現僅有6300KVA主變一臺,而洧川工農業負荷發展又比較迅速,尤其這兩年由縣政府招商引資新建的一批中小型煉鋼、煉銅企業,高峰時期,主變嚴重超載,容量不能滿足負荷要求,造成主變自身電量損失過大。

    3.2門大線:門樓110kv變電站至大馬35kv變電站:門大線線路總長度為10.3km,其中有7km長型號為LGJ-70型導線,高峰時期,線路承受高于經濟運行水平的負荷,導致由于外因引起的附加損耗增加。門大線擔負著大馬、崗李兩座35kv變電站的供電任務(附簡圖),

    智能電網淺談縣級供電企業35kv電網線損高影響原因及對策

    崗李站電源由大35KV母線引出,線路長度為6.7km,向崗李鄉供電,另外崗李負荷峰谷差較大,非連續性生產負荷,夜間負荷較輕,而站內僅有一臺6300KVA變變壓器,出現大馬拉小車現象,主變自身損耗增加。

    3.3周寨T永線:周莊110kv變電站至小寨35kv變電站T接到永興35kv變電站;35KV尉寨線同時擔負著向小寨、永興兩座變電站供電(附簡圖),

    智能電網淺談縣級供電企業35kv電網線損高影響原因及對策

    小寨與永興互為環網供電,一方面由于輸電線路過長,全長達11公里,而且導線線徑還有一段長度為3.577公里的95導線,另一方面小寨、永興兩座站負荷上升較快,導線和主變接近滿載運行,小寨站10KV母線電壓本身就偏低,并且還有無載調壓變壓器的存在,從而造成電量損失過高。

    3.4考慮到供電可靠性的需要,采取了短時間環網運行。如:門川線供電的洧川站經門朱線、川朱線供電;大營主變增容時由門大線、營大線供電。由于環網運行負荷距離電源點較遠,線路傳輸距離較長,造成在一定時間內由一個電源通過環網線路向兩個或兩個以上35KV變電站實現同時供電,線路承載能力過大,加重了線路的運行負擔,直接導致線損率上升。

    4采取降損的措施

    4.1成立線損管理小組,研究中長期降損規劃,制定了有關制度和方案,召開線損分析會,解決突出問題。對降損工作督促、指導,統一指揮。

    4.2分月、分線路統計計算線損率,對變化異常、線損率高的線路適當增加抄表次數并掌握抄表時間且抄表要同步組織查找原因并解決。

    4.3為變電容量不足的變電站增容改造,合理調整變電容量,降低主變自身的損耗。

    4.4調度人員根據本地電網的負荷潮流變化及設備的運行狀況,合理調整運行方式及時投退無功補償裝置,降低電能損耗,確保電網經濟運行。

    4.5為變電站配備足夠的無功補償容量,改善網絡中的無功功率分布,提高功率因數COSφ。

    4.6加大了對站(所)用電管理力度,進一步提高職工“降損節能、多供少損”的意識。

    4.7對供電半徑較大負荷較重的線路(尉寨T周、門川線),進行了技術經濟比較,合理調整導線截面,提高線路輸送能力。

    4.8制定了詳細的輸電線路、設備定檢計劃。

    4.9正逐步把高一級電壓等級引入負荷中心,實行高壓供電。

    4.10實現了變電站的遠抄。

    參考文獻:

    1、金德生,金盛編寫《電能損耗與無功管理手冊》,中國電力出版社

    2、劉炳江,劉彥峰主編線損管理與節約用電,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關鍵詞: kv 供電企業 電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平阴县| 通海县| 涿鹿县| 娱乐| 呼伦贝尔市| 龙游县| 常州市| 眉山市| 宜宾市| 勃利县| 台山市| 织金县| 宾川县| 阿拉尔市| 隆德县| 吉木萨尔县| 大庆市| 五指山市| 鄂伦春自治旗| 开远市| 阿拉善盟| 连城县| 南华县| 富裕县| 绩溪县| 水城县| 汉川市| 古交市| 富锦市| 土默特左旗| 镇江市| 安泽县| 阳西县| 疏附县| 涞源县| 孝感市| 山丹县| 盐源县| 界首市|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