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寬頻帶接收系統的建模與仿真

    寬頻帶接收系統的建模與仿真

    作者: 時間:2009-06-18 來源:網絡 收藏

    4 系統性能
    4.1 本振輸出功率對接收機輸出功率的影響
    設置接收機的輸入功率RF_pwr=-40 dBm,當二本振功率LO2_pwr與i本振功率LO3_pwr從-35~5 dBm變化時(步進間隔為1 dBm),接收機輸出功率與LO_pwr之間的關系如圖6所示。

    從圖6可知,輸出功率電平隨本振輸出功率的增加而逐漸增大,當本振功率大于0 dBm后,輸出功率才逐漸穩定。要使接收機系統達到所需的性能指標,必須有足夠的本振輸出,但對于小信號接收機系統,低功耗是其性能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指標,這是系統級設計及工程應用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4.2 輸出信號頻譜
    設置RF_freq=2.3 GHz,LO2_freq=1.7 GHz,LO3_freq=530,MHz,RF_pwt=-40 dBm,LO_pwr=0 dBm,輸出功率譜如圖7所示。從圖7可知,在f=70 MHz處,輸出的功率最大,而在其他的頻率點,功率幅度都很小,中頻增益得到很好的保證。

    4.3 接收機鏡像抑制特性
    對于超外差接收機,鏡頻抑制比是一項很重要的性能指標。因為鏡頻干擾產生的同頻假中頻信號很難去除,所以鏡頻干擾成為影響接收機性能的主要因素。鏡頻抑制比定義:在所用信號頻率點和鏡像頻率點分別輸入等功率的信號時,接收機產生的中頻信號幅度比。在仿真中將射頻頻率換成鏡像干擾頻率(不同頻段鏡像干擾頻率不同),在全頻段掃描時的鏡像抑制比如圖8所示。

    由圖8可知,由于采用2次或3次變頻的方法,而每次的中頻相差很大,使得不論在第一頻段(30~1 000 MHz)還是在第二頻段(1~3 GHz),鏡頻抑制比都在90 dBc以上。

    5 結語
    針對30~3 000 MHz的寬帶射頻無線電工作頻段,采用超外差固定中頻分頻段混頻方案,設計了一個分段混頻方案,搭建了一個射頻前端的接收機系統仿真平臺,實現高性能綜合化射頻接收前端的系統仿真,并從接收機系統的本振輸出功率輸出信號頻譜,分析其鏡像抑制特性,論證了方案的可行性。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湖市| 天祝| 邵武市| 弥勒县| 上饶市| 襄樊市| 滕州市| 吴旗县| 衡南县| 乐平市| 孟村| 潍坊市| 稻城县| 仙游县| 盐边县| 陈巴尔虎旗| 徐闻县| 丹江口市| 米泉市| 康马县| 遂溪县| 新巴尔虎右旗| 延寿县| 宁河县| 长宁县| 屯昌县| 六安市| 屏东县| 黔南| 保康县| 铁岭市| 神农架林区| 通州区| 烟台市| 香格里拉县| 岳普湖县| 武胜县| 平远县| 永顺县| 漳浦县|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