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基于ARP欺騙的網絡監聽技術研究

    基于ARP欺騙的網絡監聽技術研究

    作者: 時間:2010-01-11 來源:網絡 收藏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88409.htm

    當前局域網大部分屬于以太網,其主要連接方式主要是通過交換機進行連接。交換機在外型上類似于集線器,但在內部采用了電路交換的原理,將一個端口的輸入交換到另一指定的端口。交換式以太網彌補了共享式以太網(用集線器連接的網絡)的缺陷,但也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的難度。交換機在工作時維護著一張的數據庫表,在這個庫中記錄著交換機每個端口綁定的MAC地址,當有數據包發送到交換機上時,交換機會將數據包的目的MAC地址與自己維護的數據庫內的端口對照,然后將數據包發送到相應的端口上。交換機與集線器最大的不同是通信數據包不再復制到其他所有端口,而是精確地發往目標機器所在的那個端口,所以,其它機器就無法監聽這種目的性較強的通信,當然也就無法實現數據包的抓取了。因此我們需要在交換式以太網中尋求一種簡單方便的監控部署軟件,以實現對現在廣泛存在的交換式以太網進行有效的監聽。

    1 協議及欺騙技術

    1.1 協議

    IP數據包常通過以太網發送,以太網設備并不識別32IP地址,它們是以48位以太網地址傳輸以太網數據包的。因此,IP 驅動器必須把IP目的地址轉換成以太網目的地址。在這兩種地址之間存在著某種靜態的或算法的映射,常常需要查看一張表。ARP地址解析協議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就是負責把網絡層的IP地址轉變成數據鏈路層的MAC地址,建立IP地址和MAC地址之間的一一映射。ARP協議的基本功能就是通過目標設備的IP地址,查詢目標設備的MAC地址,以保證通信的順利進行。

    1.2 ARP欺騙技術

    ARP 協議雖然是一個高效的數據鏈路層協議,但是作為一個局域網協議,它是建立在各主機之間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因此也存在一些安全問題。根據ARP 協議存在的這些安全問題,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手段來進行ARP欺騙:

    (1) 攻擊者也就可以在接收到該ARP請求包之后進行應答,進行假冒。

    (2) 由于被假冒的機器所發送的ARP應答包有可能比攻擊者的應答包晚到達,為了確保被攻擊者機器上的緩存中絕大部分時間存放的是攻擊者的MAC地址,可以在收到ARP請求廣播后稍微延遲一段時間再發送一遍ARP應答。

    (3) 由于各種操作系統對于ARP緩存處理實現的不同,一些操作系統(例如Linux)會用向緩存地址發非廣播的ARP請求來要求更新緩存。在交換網絡環境下,別的機器是不能捕獲到這種緩存更新的,這就需要盡量阻止主機發送更新緩存消息。

    ARP欺騙技術可以實現全交換環境下的數據監聽。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該技術對交換式以太網進行監控。

    2 采用ARP欺騙技術捕獲交換式以太網數據

    通過前面的敘述,我們知道,交換式以太網可以利用ARP欺騙技術進行監控。下面說明如何采用ARP欺騙技術捕獲交換式以太網數據。

    2.1 ARP協議實現

    在以太網上解析IP地址時,ARP請求和應答分組的格式如圖2所示

    以太網目的地址

    以太網源地址

    幀類型

    數據類型

    協議類型

    硬件地址長度

    協議地址長度

    操作類型

    發送端以太網地址

    發送端IP地址

    接收端以太網地址

    接收端IP地址

    6 6 2 2 2 1 1 2 6 4 6 4

    以太網報頭中的前兩個字段是以太網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目的地址為全1的特殊地址是廣播地址。同一局域網上的所有以太網接口都要接收廣播數據幀。接著是以太網幀類型,2字節長,表示后面數據的類型。對于ARP請求或應答來說,該字段的值為0x0806。硬件類型字段表示硬件地址的類型。值為1即表示以太網地址。協議類型字段表示要映射的協議地址類型。值為0x0800即表示IP地址。硬件地址長度和協議地址長度分別指出硬件地址和協議地址的長度,以字節為單位。對于以太網上IP地址的ARP請求或應答來說,它們的值分別為64。操作字段指出操作類型,可以為ARP請求(值為1)、ARP應答(值為2)。其余的四個字段是發送端的硬件地址(以太網地址)、發送端的協議地址(IP地址)、目的端的硬件地址和目的端的協議地址。

    對于ARP請求來說,除目的端硬件地址外的所有其它的字段都有填充值。當系統收到一份目的端為本機的ARP請求報文后,它就把硬件地址填進去,然后用兩個目的端地址分別替換兩個發送端地址,并把操作字段置為2,最后把它發送回去。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正定县| 南充市| 瓦房店市| 弥勒县| 永州市| 洱源县| 肥东县| 湄潭县| 来宾市| 西峡县| 宜良县| 开远市| 梁平县| 金门县| 花莲市| 永平县| 新沂市| 新龙县| 阜平县| 湘乡市| 舟曲县| 方正县| 茂名市| 万安县| 怀宁县| 七台河市| 云和县| 扎鲁特旗| 五大连池市| 清远市| 施甸县| 蓬安县| 琼结县| 南京市| 修武县| 富顺县| 礼泉县| 华亭县| 九龙县| 郧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