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基于單像素液晶透鏡的自由立體顯示技術

    基于單像素液晶透鏡的自由立體顯示技術

    作者: 時間:2011-12-14 來源:網絡 收藏

    1 簡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87106.htm

      近來,三維顯示技術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并有可能在將來帶來一個可觀的市場。三維顯示依據實現方法分為多種,例如:偏振眼鏡法式、頭盔式、障柵式、棱鏡式、體三維、全息立體等等。目前的,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例如:分辨率不高、串擾較大、均勻度有待提高等等。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目前立體三維顯示器還未能實現大規模推廣。

      在三維立體顯示當中,這種技術被廣泛應用,主要原因是其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只需要在層控制相應的電極的電壓分布,的折射率分布就會相應的改變,從而對出射光的分布進行控制,2D/3D轉換大多數就是利用液晶來實現的。傳統液晶透鏡實現的三維立體顯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改變液晶層電極上的電壓分布,使折射率的分布呈現類似于固態透鏡的分布,控制一組出射光的分布,從而達到三維效果,其缺點是液晶透鏡的盒厚較大,會導致制備工藝問題,且嚴重影響切換速度;同時它仍然會引起顯示器分辨率的降低。

      本文中,我們提出了在單個上形成獨立液晶透鏡的方式,如圖1所示。通過動態驅動液晶層的電極,使所有屏幕像素發出的所有光線在某個時間指向同一個視場(例如視場1),在下一個時間指向另一個視場(例如視場N),這樣就可以利用時序信號在不降低空間分辨率的前提下實現三維顯示。

      單像素透鏡示意圖

      本文提出的基于單像素透鏡的三維立體顯示方法,可以解決傳統方式帶來的分辨率降低問題。由于一個液晶透鏡控制一個像素的光線,能實現更加精確的控制,從而能提高3D顯示的串擾、均勻性等性能。

      2 建模與仿真

      2.1 模型的建立

      本文的模型如圖2所示,其基本結構是在常規的LCD面板上方加上一層液晶層來實現液晶透鏡。

      仿真模型

      2.2 仿真分析

      由于液晶透鏡與固態透鏡的等效性,前期仿真時以球面單像素固態透鏡建模,光源為瑯勃光源,單像素寬度0.08mm,透鏡焦距選擇1.23mm,可以得到像素發出的光在觀察面上的分布如圖3(a)所示。由圖可得,其光分布的范圍很寬。這是因為,根據模型尺寸,透鏡與對應像素的夾角很小,即像素發出的角度為180度的出射光線,其中很大部分通過相鄰透鏡出射,從而導致光線分散。當減小發散角到2度,仿真結果如圖3(b)所示,可以看到光線的分布十分的集中。由此可見,像素出射光的發散角度對單像素液晶透鏡立體顯示有著很大的影響。

      不同像素光線發散角下的觀察面光分布情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凤凰县| 德庆县| 邛崃市| 五指山市| 右玉县| 商洛市| 长顺县| 吉水县| 盐池县| 县级市| 乌兰浩特市| 陆川县| 南溪县| 伊通| 普安县| 平安县| 舒兰市| 淮安市| 连云港市| 萨迦县| 平阴县| 家居| 错那县| 东山县| 宣威市| 东兰县| 兴业县| 高雄县| 利津县| 海伦市| 苍山县| 大渡口区| 连江县| 盱眙县| 乐都县| 临桂县| 措勤县| 启东市| 尼玛县| 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