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CTIMES/產業評析 > 聚焦3i及GREAT掌握信息電子產業的未來

    聚焦3i及GREAT掌握信息電子產業的未來

    作者:詹文男 時間:2011-12-09 來源:CTIMES 收藏

    最近參加一個研討會,探討信息電子產業未來發展趨勢,有專家提及未來應著重,即因特網(Worldwide web),寬帶(Wideband),及無線(Wireless)的相關產品的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84423.htm

    筆者認為點出了未來了一個大方向,但具體的機會仍模糊,若能聚焦在上,商機應更容易描繪。所謂I,意指Infrastructure(基礎建設產業), Interaction (各式互動的平臺與載具)及 Integration(跨領域的整合)。說明如下:

    Infrastructure: 這涵蓋建構一個信息化社會所需的軟件、硬件、通訊及網絡的基礎建設,這包括無線、有線通訊環境的基礎建設,如光纖、海纜、基地臺等,以及可讓人隨時隨地上網的各種終端設備及其內建的嵌入式及應用軟件,如智能型手持裝置、各種云端裝置---等,皆是未來重要的市場機會。

    Interaction:這包括3種不同的互動 ( Interactive)所產生的商機:

    (1) 各種Device 與Infrastructure 的互動:亦即終端設備要上有線或無線之網絡所需之軟硬件及網絡環境所帶來之產品及服務需求。

    (2) 不同類型的Device 與 Device之間的互動:未來終端設備需要能與其他終端設備直接交談,或交換信息,或過濾信息,或處理信息等,這需要許多相關的軟件及網絡通訊技術的配合。

    (3) Device 與人之間的互動 :人與終端設備的交談,或透過語音輸入,或筆式輸入,或其他生物特征的辨識,這些技術的發展,不但有利于人機接口的親和性,更有利于電子商務環境的開展,這些相關的技術,尤其是在華文方面的解決方案都有待我們進一步的努力。

    Integration:在整合方面,亦包括3個層面的潛在市場機會:

    首先是零組件之間的整合,不僅讓產品更輕薄短小,成本亦可有效降低,目前產業努力的方向如System on chip (SOC),即為代表;

    其次是3C及軟硬件之整合,透過對消費者需求的了解,以提供整合的解決方案,一直是我國產業能力較為薄弱的部份,如何奮起直追是當務之急;

    在網絡的時代中,如何將客戶的需求與企業的Business Model結合,并將企業的Business Model 與 e-solution整合,將是未來在網絡時代持續存活的關鍵。

    而所謂的 包括:Green。近來氣候變遷嚴重,永續環境的要求日趨嚴峻,信息電子產業不能,也無法置身事外。這包括如何讓產業更綠色,例如融入節能、健康、照護、安全且舒適綠色概念的產品與服務,或者透過信息電子科技來讓這個社會更為節能減碳。

    其次是Real。從人性的需求來觀察,每個人都希望『眼見為憑』。亦即立體的影像是每個人看世界基本的需要,因此提供接近真實的3D的影像一直以來都是產業界努力的目標。因此3D電影,電視,各種手持裝置與3D內容,都是未來市場需求所在,而起所衍生的軟件硬件技術及體驗服務,也將蓬勃發展。

    再者是Ego。現代人愈來愈強調自我,希望活出自己,也因此產品個性化的主張與設計愈來愈受到關注。在這趨勢下,不僅產品與服務需凸顯消費者的個性,其背后也需有能夠提供大量客制化的精敏制造系統來協助,方能竟其功。

    Autonomy也是重要產品發展趨勢。高齡少子化的趨勢,帶來許多挑戰,也因此引發許多商機,例如各種機器人或機器寵物的發展,不管是協助家務,或者是陪伴撫慰,還是提供娛樂,這些產品都需具一定的自律、學習、成長或進化的功能,才能有效完成任務。而產品能更自主,也意味能提供消費者更直覺的使用功能,這對于市場的滲透將更有幫助。

    最后是Transformation,也就是轉型。每個產業,不管是成熟型產業或高科產業都有升級與轉型的需要,如何透過科技的運用,讓所謂的食(生技/醫療)、衣(輕薄/流行 ) 、住(社會/照護) 、行(汽車/交通),乃至文化(數字典藏)等產業能夠運用信息電子技術來提升生產力并擴大市場,將是未來產業競爭力維持的重點所在。

    把這五個趨勢的英文單字合起來,就是。而這也提醒我們,過去臺灣信息電子產業的成功,主要是靠量的提升,亦即透過規模經濟所轉化的績效比來擴大市占率,未來是否能轉變以質的帶動來促使產產業轉型,亦即從量大到偉大,這應該是下一階段需要努力的目標。

     

    (作者現任信息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本文由 CTIMES 同意轉載,原文鏈接: http://www.ctimes.com.tw/DispCols/cn/11120917105Y.shtml



    關鍵詞: 3i GREAT 3W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博乐市| 寿宁县| 惠州市| 宜川县| 吉安市| 十堰市| 清苑县| 长泰县| 常熟市| 龙山县| 浦县| 磐安县| 榆中县| 游戏| 毕节市| 河南省| 武山县| 江永县| 静海县| 乐山市| 昌图县| 威远县| 迁安市| 会理县| 凤冈县| 渝中区| 湘潭县| 屏南县| 平遥县| 池州市| 中方县| 财经| 龙泉市| 西藏| 易门县| 安义县| 咸宁市| 宽甸| 汉中市| 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