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基于自適應技術的CPU供電電路系統

    基于自適應技術的CPU供電電路系統

    作者: 時間:2012-08-03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76541.htm

      

      Intel為其各款處理器產品制定了相應的電壓調節模塊(Voltage Regulation Model,VRM)設計規范,從Prescott核心微處理器開始,電壓調節規范改用VRD(Voltage Regulation Down)來命名,各版本設計規范中VID位數、電壓調節精度和電壓調節范圍都各不相同,見表2。

      

      VRD10.0將VID編碼從5位升級到6位,使得電壓調節精度從25mV提升到12.5mV,同時VRD10.0還提出了對VID進行動態調整的要求。

      三、 動態電壓調節

      摩爾定律在芯片規模和性能方面的定義無比精確,但它卻忽視了芯片功耗帶來的制約:性能與功耗幾乎是同步提升,到2005年內微處理器的最高功耗可能要攀升至150W,但目前采用的風冷或水冷散熱所依托的熱傳導方式,都不可能將核心內部的熱量迅速帶走,導致核心溫度過高,從而引發藍屏和死機故障。

      動態電壓調節(Dynamic Voltage adjusting,DVA)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來的,其基本思想是根據核心功率變化適時調節電壓值,最大限度地減少微處理器的發熱量。譬如,Prescott處理器的功率達到100W之多,這個功率是指占用率100%時的情況,功耗大小隨的忙碌程度的變化而變化,在空閑時CPU實際負荷要小很多。如果CPU輸出的VID維持不變,Vcore將超過CPU的實際需求,從而帶來不必要的電能浪費。

      另一方面,當CPU處于十分忙碌的狀態時,CPU和自身內阻的電壓降會隨電流增加而增加,如果CPU輸出的VID維持不變,Vcore的實際數值將隨電流的增加而降低,電壓的降低勢必降低CPU的穩定性,這是毋庸置疑的。

      動態自電壓調節技術是一種智能供電技術,與傳統的供電技術相比,動態VID的優勢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向CPU核心(die)提供穩定的電壓,提高了CPU工作穩定性;

      (2) 根據CPU工作情況,動態地將供電電壓調節到某一時刻所需的最低水平,使供電電壓“恰好滿足需求”,實現最大限度的節能。

      (3) 如果出現電流猛增的意外情況,VID控制器可以限制電流增加,保護CPU免于因發熱過多而燒毀。

      為了配合CPU內VID控制器實現CPU核心電壓的動態調節,Intel提出了柔性主板(Flexible Main Board,FMB)概念,并相繼推出了FMB 1.X和FMB2.X設計規范。為了能夠向CPU提供足夠的電力,降壓必須擁有功率足夠的MOSFET器件,同時在電流超標時能及時采取措施讓電流降下來,防止產生過多的熱量摧毀CPU和主板。

      四、動態電壓調節的實現

      關于動態電壓調整的策略,Intel在VRD10.0設計指南中說得很明白:供電需要提供對動態VID技術的支持,使得CPU中VID控制器通過VID總線每隔5ms對VID進行一次調整,步長(steps)為12.5mV,直到某一VID能夠滿足要求為止。那么,調整的根據是什么呢?

      為了描述電壓調整的過程,首先定義下面3個負載曲線:

      電壓最大值Vmax= VID – (RLL* ICC)

      電壓典型值Vtype = VID – TOB – (RLL* ICC)

      電壓最小值Vmin = VID – 2*TOB – (RLL* ICC)

      式中RLL是傳輸線路等效電阻,這里是指電壓調整經CPU插座(Socket)到CPU引腳之間的阻抗,包括導線電阻和CPU引腳與插座間的接觸電阻。由于RLL的存在,使得在主板輸出電壓與實際提供給CPU核心電壓之間存在一個落差。電壓跌落隨ICC的增加而線性增加,因此RLL是負載線的斜率。TOB是由制造誤差和溫度漂移等因素形成的誤差。

      CPU中VID控制器采用“查表式”調節方式,圖5描述了處理器電壓調低的過程。處理器開始時負荷比較高,隨著負荷的減輕,實際電壓隨ICC減少而升高,并停止執行VID編碼(①→②);進入狀態②之后,處理器經過短暫延時,以便為降低VID的操作做準備,然后對VID編碼進行初始化,導致電流拉回到狀態③;從狀態③到狀態④的變化,表示VID降低,從初始負載線窗口轉入較低的負載線窗口;從狀態④到狀態⑤表示在較低的VID負載窗口中,VCC隨ICC變化的瞬態過程。VID從低到高的調整過程與上述過程相反。

      

      圖5 負載線

      五、結語

      供電的工作質量關系到計算機系統的穩定和安全,供電系統工作不好,就等于計算機患了心臟病。自供電技術不僅方便了用戶,也增加了CPU供電的安全性;動態供電使供電電壓恰好滿足CPU需求,不僅提高了系統穩定性,還降低了CPU功耗。除此以外,作為一種智能化供電技術,動態供電技術對實現過流保護和過熱保護等保護功能也更加方便了。

    DIY機械鍵盤相關社區:機械鍵盤DIY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城市| 台江县| 合肥市| 视频| 安徽省| 宁德市| 静海县| 石门县| 北川| 荣成市| 乐东| 阿拉善左旗| 东方市| 潮州市| 天峨县| 拜泉县| 乌苏市| 衡山县| 繁峙县| 鸡东县| 利津县| 邵武市| 湖北省| 濮阳县| 大埔县| 沐川县| 叙永县| 辽源市| 隆德县| 山东省| 盘锦市| 蓝田县| 双牌县| 土默特右旗| 平顺县| 伊宁市| 延寿县| 宣城市| 丹阳市| 辽源市| 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