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設計應用 > 基于單LED的無線紫外光通信系統設計與實現

    基于單LED的無線紫外光通信系統設計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2-02-09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介紹了特點和信道模型,以為光源、光電倍增管為光接收器光數字通信方案,研制了設備樣機,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在夜晚,晴天,近距離,校準條件下的通信效果優于白天,下雨,遠距離,未校準的條件下的通信效果,驗證了紫外的可行性。
    關鍵詞:紫外光通信;大氣信道;00K;信號檢測

    紫外光波長10~400nm,是光譜中波長最短部分,主要由太陽輻射出來,又稱紫外線,紫外光傳輸性能與傳輸范圍內大氣的品質密切相關,如大氣中的O3濃度、散射粒子的濃度、大小、均勻性、幾何尺寸等。研究大氣中分子和粒子的散射時主要考慮Rayleigh散射和Mie散射。與此同時,紫外光的傳播方式以散射為主,雖然傳輸過程中衰減嚴重,但可繞過一定障礙物,這兩點決定了紫外光通信可以全天候的非視距通信(Non Line Of Sight,NLOS)。隨著國內日盲段紫外生產線的投產,紫外光通信的將更具可行性。

    1 研究背景
    紫外光作為通信手段被提出最早在上個世紀初,當時美國軍方提出用于海軍海上通信。國內近兩年在此領域研究的也有一些,其中國防科技大學在2007年研究了一款直升機紫外光通信,在這項研究中是國內首次使用日盲段點陣作為光源,并在樣機上通信;重慶大學光電研究試驗室在2006年也完成了紫外光的語音系統與實施,該系統在反映靈敏度及抗干擾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與此同時,在業界領先的美國加州大學Center for UbiquitousCommunication by Light實驗室,在2007年實現了在使用光功率為0.5mW的10個24單元陣列LED為紫外光光源,00K調制方式下紫外光通信的數據傳輸速率達到了如表1所示,包括視距通信(Line Of Sight,LOS)和非視距通信兩種方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68559.htm

    a.jpg



    2 大氣散射信道
    由于紫外光是在大氣中進行無線傳輸,大氣信道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通信質量,傳輸距離等重要通信指標。當散射粒子的直徑遠小于波長時就發生Rayleigh散射,大氣分子對紫外光的散射就用Rayleigh散射理論來處理,但是只有在晴朗天氣(能見度Rv≥20 km)中Rayleigh散射才是主要的。Rayleigh散射是指散射粒子線度比波長小得多的粒子對光波的散射。其主要特點有:1)散射光強與入射波長的4次方成反比;2)散射光強隨觀察方向而變,在不同的觀察方向上,散射光強不同;3)散射光具有偏振性,其偏振程度決定于散射光與耦極矩方向的夾角。Rayle igh散射規律使用于微粒線度在十分之一個波長以下的極小微粒。
    當大氣中粒子的直徑與輻射的紫外線波長相當時發生的散射稱為Mie散射。這種散射主要由大氣中的微粒,如煙、塵埃、小水滴及氣溶膠等引起。在復雜天氣情況下,大氣中氣溶膠微粒對光波的散射遠大于大氣分子散射,此時需要用Mie散射理論處理。因此,針對復雜環境風沙天氣、海霧、雨天、雪天等,在研究過程中主要考慮Mie散射。Mie散射的輻射強度與波長的二次方成反比,散射在光線向前的方向比向后的方向更強,方向性比較明顯。

    3 紫外光通信系統
    從“數字信號”開始,直到通過LED光源把信號傳輸到大氣信道中,這個模塊稱為發射模塊;另一端從紫外光信號進入濾光片開始,直到信號輸出為接收模塊,無線紫外光通信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b.jpg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仪征市| 四子王旗| 普兰县| 孟津县| 隆安县| 会同县| 禄丰县| 观塘区| 罗源县| 永胜县| 虞城县| 惠安县| 托克托县| 上林县| 外汇| 清河县| 佛坪县| 阿荣旗| 招远市| 石泉县| 赞皇县| 卓资县| 阿勒泰市| 天柱县| 宣恩县| 阳江市| 龙井市| 定襄县| 西华县| 华坪县| 闸北区| 龙山县| 荔波县| 盐池县| 朝阳县| 洞口县| 珲春市| 新平| 共和县| 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