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設計應用 > 3.5G/HSDPA技術架構與手機開發要點

    3.5G/HSDPA技術架構與手機開發要點

    作者: 時間:2009-05-12 來源:網絡 收藏

      解決方案市場現況

      目前HSDPA的商業化仍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的硬體解決方案仍然相當有限。領先市場的廠商無疑是CDMA的龍頭──Qualcomm,該公司已推出兩代的HSDPA解決方案,包括第一代的MSM6275晶片組和第二代的MSM6280晶片組,今年10月底在北京國際通信展(PX/EXPO Wireless)由Sierra Wireless和華為推出的兩款HSDPA資料卡,即采用Qualcomm的MSM6275,下傳速率為1.8Mbps。Qualcomm在今年10月推出的MSM6280,除了采用90奈米制程外,并整合了接收分集和均衡器等先進接收,一舉將下傳速率提升到7.2Mbps。

      Freescale在2005年初推出的i.300-30 3G平臺,則是一款同時支援GSM、EDGE GPRS、WCDMA與HSDPA的多模解決方案,其中對HSDPA的下傳速率可達3.6Mbps。TI有TMS320TCI6482的可程式DSP可支援HSDPA,不過這是針對無線基地臺的基頻解決方案;部分,其OMAP-Vox系列的先期產品OMAPV1030晶片組目前主要支援 GSM/GPRS/EGDE,不過已承諾將協助此系列的客戶順利過渡到UMTS和HSDPA。

    Freescale的i

    圖六 Freescale的i.300-30多模平臺

      軟體協定部分,TTPCom也與Icera合作了HSDPA/EDGE解決方案。該方案采用TTPCom Release 5多種模式無線協定堆疊,可支援現有的GSM、GPRS 及EDGE、WCDMA與HSDPA無線終端設備標準,數據傳輸率達3.6Mbps。此外,TTPCom也和ARM達成合作協議,共同設計和整合 ARM處理器和TTPCom的行動基頻引擎(CBEmacro)的3G平_。

      在測試儀器方面,HSDPA也為這個市場帶來了極大的商機,包括安捷倫、太克和羅德德史瓦茲等量測大廠早已有所布局,針對制造商及電信業者推出一系列從設計到互通性測試的各種儀器。安捷倫與Anite合推一套整合GSM、GPRS、EGPRS、W-CDMA以及HSDPA等測試能力于一身的單一平臺 ──SAT測試平臺,這是一套針對初期所設計的從Layer 1到Layer 3的發展工具,以Agilent 8960無線通信測試系統為基礎,內容從設計初期的RF與通訊協定測試,到完整的符合性(conformance)與互通性(inter- operability)驗證均包含在內。太克在HSDPA方面的主力產品為NetTek測試儀,這是一套RF實地測試工具,允許RF人員和性能測試工程師精確地分析NodeB發射器的性能并熟練地診斷問題;此外,NetTek測試儀同時也提供解調制測試,其中包括對于理解RF信號環境非常關鍵的 EVM。羅德史瓦茲也提供一系列的HSDPA工具,包括射頻通訊測試儀(CMU 200/300)、協定測試儀、信號分析儀等等。

      結論

      從語音通信到數據通信,蜂巢式手機無疑正處于改朝換代上的重大的革命時期,而進入數位時代,無線通信也和有線通信一樣,不斷得向上提高傳輸的速率:從GSM到傳輸率約40Kbps的GPRS,以及傳輸率約130Kbps EDGE,再到3G世代UMTS的384Kbps,以及現在唿之欲出的3.5代HSDPA,其第一階段即上看14.4Mbps。在推出時程上,LG、 NEC和三星皆已表示在今年年底或2006年年初就會推出HSDPA商用手機。

      雖然在技術上可行,并不保證市場上可以很快的過渡。目前3G手機即面臨與2G/2.5G技術不同的相容性問題,要如何在并存的這兩代網路系統間平順的切換通話,并維持通話的品質及提供新興的服務,是今日設計上的很大挑戰。另一個將面臨的問題是實際服務上的經驗感受,畢竟目前提出來的傳輸速率皆是面上的理想值,在真正應用時將遇到分享、干擾和延遲等瓶頸,服務品質能否獲得用戶的認同,將很值得觀察。

      換個角度來看,雖然在3G的推展上,WCDMA陣營顯得較為落后,但就基本面來看,截至2005年8月底,全球共有670個GSM網路分布在200個國家或地區,用戶數達到15.2億;相較之下,CDMA僅在80個國家的近3億用戶中使用,因此WCDMA仍具有極佳的發展基礎,倒也不必妄自菲薄。不過,在蜂窩式系統中長久以來存在著專利壟斷的問題,對于技術的推廣一直是最大的致命傷,也讓由網路陣營如Wi-Fi/WiMAX等有后來居上的機會,這是3G業者需要慎思的地方。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关市| 西乌珠穆沁旗| 花莲市| 吉木乃县| 克什克腾旗| 元谋县| 来安县| 和政县| 上虞市| 珠海市| 兴城市| 凤阳县| 濮阳县| 什邡市| 绥阳县| 城步| 固阳县| 云和县| 澳门| 千阳县| 靖远县| 博罗县| 兖州市| 芮城县| 桂阳县| 连南| 宁南县| 北京市| 河北省| 诏安县| 泰宁县| 富蕴县| 忻州市| 井研县| 五峰| 怀远县| 大同市| 竹山县| 磐石市| 灌云县| 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