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一種基于信息熵的WSN節點擁塞避免機制

    一種基于信息熵的WSN節點擁塞避免機制

    作者: 時間:2011-06-28 來源:網絡 收藏

    圖3描述了仿真過程中的網絡傳輸延遲。從圖中可以看出,CODA下的網絡傳輸延遲(每個到達基站的數據包在網絡中停留的時間)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而本文由于采用了發送數據窗的,降低了數據包在緩沖區內的平均等待時間,減少了在網絡中的傳輸延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61901.htm

    f.JPG


    圖4表示了對網絡平均丟包率的比較。由于仿真環境假設信道質量相對可靠,不會對網絡平均丟包率造成影響,因此,這里的數據包的丟失主要是由網絡的引起的。從圖中可以看出,CODA的網絡平均丟包率比本文的平均丟包率高。由于CODA采取了調節局部,則在第120 s左右網絡平均丟包率趨于穩定,網絡平均丟包率幾乎為0,但并不能保證在有突發數據流出現時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出現網絡平均丟包率增大的現象。而本文的算法完全是采用的策略,因此在整個網絡生命周期內,網絡的平均丟包率幾乎為0。

    g.JPG


    圖5主要從無線傳感器網絡的能耗上進行比較。由于CODA下的數據包傳輸跳數較少,進而轉發數據包的次數也會減少,所以CODA的能耗相對較低一些。本文的算法雖然增加了傳輸跳數和之間的通信次數,但卻減少了由于沖突和擁塞帶來的能量浪費,進而有效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從圖5中可以看出,本文的算法比CODA的能量消耗相對多些,但這對于處理突發的緊急事件卻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樣即使多消耗了
    一點能量,卻可以災難性后果的發生。

    h.JPG



    3 結語
    本文在現有節點擁塞控制的基礎上提出了熵的節點擁塞避免。仿真測試表明,該算法更適合于突發情況下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特點。算法使用的熵的擁塞避免策略,可以有效地避免節點產生擁塞,從而減少了網絡的平均丟包率,降低了網絡中的傳輸延遲,這對于處理突發緊急的事件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節點不需要時刻監測信道狀態,因此只有在有突發事件發生時,才會消耗大量能量。總的來說,本文的算法是比較合理的。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平乡县| 庆元县| 吴旗县| 万宁市| 连州市| 修文县| 沁源县| 望江县| 宜章县| 新蔡县| 安徽省| 宁陵县| 三江| 新邵县| 东丽区| 尉氏县| 台湾省| 饶平县| 正定县| 来宾市| 手机| 彰化县| 夏津县| 阳西县| 小金县| 华容县| 工布江达县| 仙居县| 长岭县| 皮山县| 托克逊县| 桑日县| 南安市| 蕉岭县| 桦甸市| 嘉荫县| 郑州市| 大英县| 温宿县| 攀枝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