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Java的網絡通信程序
在信息化社會發展過程中,計算機網絡應用逐漸滲透到各個工程技術領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資源共享、文件傳輸等技術在計算機網絡應用中顯得尤為重要。瀏覽器將FTP集成其中之后,用戶可輕易利用瀏覽器通過超鏈接下載服務器所開放的任意文件,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FTP不僅允許從遠程計算機上獲取、下載文件;另一方面,也可將文件從本地機拷貝傳輸到遠程計算機。
Java是一門適合于分布式計算環境、尤其是Inter-net程序設計的語言。Java在計算機網絡應用中可以完成資源共享、文件傳輸這一重要任務。Java不僅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移植性,還為Internet編程提供了豐富的網絡類庫支持。
1 流式網絡通信機制
流式Socket所完成的通信是一種基于連接的通信,即在通信開始之前先由通信雙方確認身份并建立一條專用的虛擬連接通道,然后它們通過這條通道傳輸數據信息進行通信,當通信結束時再將原先所建立的連接拆除。Server端首先在某端口提供一個監聽Client請求的監聽服務并處于監聽狀態,當Client端向該Server端口提出服務請求時,Server端和Client端就建立了一個連接和一條傳輸數據的通道;當通道結束時,這個連接通道將被同時拆除。
連接的建立和拆除增加了程序的復雜性,同時在通信過程中始終保持連接也會占用系統的內存等資源,所以只適用于集中、連續的通信。
ServerSocket類和Socket類是用Java實現流式Socket通信工具。創建一個ServerSocket對象就創建了一個監聽服務,創建一個Socket對象就建立了一個Client與Server間的連接。
1.1 ServerSocket類
創建一個ServerSocket類,同時在運行該語句的計算機的指定端口處建立一個監聽服務,如:
ServerSocket MyListener=new ServerSocket(600);
這里指定提供監聽服務的端口是600,一臺計算機可以同時提供多個服務,這些不同的服務之間通過端口號來區別,不同的端口號上提供不同的服務。為了隨時監聽可能的Client請求,執行如下的語句:
Socket LinkSocket=MyListener.accept();
該語句調用了ServerSocket對象的accept()方法,這個方法的執行將使Server端的程序處于等待狀態,程序將一直阻塞直到捕捉到一個來自Client端的請求,并返回一個用于與該Client通信的Socket對象Link-Socket。此后Server程序只要向這個Socket對象讀寫數據,就可以實現向遠端的Client讀寫數據。結束監聽時,關閉ServerSocket對象:
Mylistener.close();
1.2 Socket類
當Client程序需要從Server端獲取信息及其他服務時,應創建一個Socket對象:
Socket MySocket=new Socket(“ServerComput-erName”,600);
Socket類的構造函數有兩個參數,第一個參數是欲連接到的Server計算機的主機地址,第二個參數是該Server機上提供服務的端口號。
Socket對象建立成功之后,就可以在Client和Server之間建立一個連接,并通過這個連接在兩個端點之間傳遞數據。利用Socket類的方法getOutput-Stream()和getInputStream()分別獲得向Socket讀寫數據的輸入/輸出流,最后將從Server端讀取的數據重新返還到Server端。
當Server和Client端的通信結束時,可以調用Socket類的close()方法關閉Socket,拆除連接。
2 服務器端程序設計
在服務器端,利用ServerSocket類的構造函數ServerSocket(int port)創建一個ServerSocket類的對象,port參數傳遞端口,這個端口就是服務器監聽連接請求的端口,如果在這時出現錯誤將拋出IOException異常對象,否則將創建ServerSocket對象并開始準備接收連接請求。
服務程序從調用ServerSocket的accept()方法開始,直到連接建立。在建立連接后,accept()返回一個最近創建的Socket對象,該Socket對象綁定了客戶程序的IP地址或端口號。
基于上述原理,服務器端的通信程序如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