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針對手機與基站的電磁輻射分析與研究

    針對手機與基站的電磁輻射分析與研究

    作者: 時間:2012-01-17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55348.htm

    我們對某移動進行了相關測量。

    發射天線半徑5米內的測試點功率密度基本都超過10μW/cm2(超過國家標準);而10米外的測量值都比較小。

    4

    當人們使用時,會向發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基站也會向手機發射無線電波。手機天線與受話器等緊貼著耳朵,天線距離頭部只有2~5cm,頭部處于手機的近場區,其受到的是比較大的;而一般公眾移動電話基站距離市民活動區域大概有15米到50米,就處于其輻射場中的人而言,屬于遠場輻射范圍,并且輻射對人體作用是整體或全方位分散的。

    離天線越遠,電磁輻射強度越小,在理想的情況下,某一點的電磁輻射強度(用功率密度表示)與該點到天線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即:在距離天線1厘米處的電磁輻射強度要比在10厘米處的強度大100倍。假設普通手機的功率為1瓦,距離頭部10厘米進行通話,在理論上來說,這時所接受的電磁輻射強度等同于在功率高達10,000瓦基站的10米之外的電磁輻射強度。事實上,公眾移動電話基站的輻射功率多數都在20瓦以下。這種情況下,公眾移動電話基站的電磁輻射強度不及手機的五百分之一,即可以忽略不計了。

    移動電話機和公眾移動電話基站的電磁輻射強度實測的結果也與以上的理論較為吻合。在距離移動電話基站天線10米之外,輻射強度是比較小的,均在10μW/cm2以下,而在本文所述實驗條件下、距離手機天線5厘米處的輻射強度幾乎在50mW/cm2以上。

    實際上,基站的發射功率取決于手機與基站的通信距離以及用戶數量,現有的GSM、CDMA系統都采用微蜂窩覆蓋,設置了成千上萬的小功率基站,基站的發射功率減小使電磁輻射強度也相應減弱。目前公眾移動通信網是非常成熟的,有些小區基站的覆蓋半徑只有幾十米;同時,這種微蜂窩基站覆蓋系統減少了手機的電磁輻射強度,因為如今的GSM、CDMA、PHS等手機,都有功率調節功能,手機搜索到的信號越好、距離基站越近,其發射功率就越小。本文所做的測試是在手機最大輸出功率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在實際使用手機的過程中,其輻射強度遠比測量值要小。

    5 結論

    通過上面的實地測試與,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任何無線電發射裝置,都會產生電磁輻射。從這個角度上看,絕對的“綠色手機”是不存在的。

    (2)目前標準規定的手機輻射限值,一般比可能引起危險的輻射劑量要小50倍,所以,使用手機時應盡量選用符合標準的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阳县| 温州市| 东莞市| 湛江市| 华亭县| 油尖旺区| 府谷县| 富平县| 镇宁| 武强县| 五常市| 封开县| 旺苍县| 华阴市| 田东县| 明溪县| 松溪县| 漠河县| 驻马店市| 襄垣县| 尼木县| 柳林县| 涟源市| 金昌市| 含山县| 手游| 宁晋县| 永安市| 麻栗坡县| 贡觉县| 鹤峰县| 武汉市| 崇文区| 陆良县| 东辽县| 平武县| 石柱| 余干县| 沙坪坝区| 北安市|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