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GPRS與CDPD的技術比較

    GPRS與CDPD的技術比較

    作者: 時間:2012-11-04 來源:網絡 收藏

    1. 有著極其相似的網絡結構和服務方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53745.htm

    從著眼點上看,二者都是在現有的蜂窩移動通信網絡上進行必要的軟/硬件升級后向用戶提供永遠在線的分組交換數據服務(雖然也考慮到X.25業務,但實際上主要是IP)。基于AMPS/DAMPS網絡,共用AMPS頻率(800MHz),共享AMPS/TDMA網上的一些設備和網絡設施;則基于GSM網絡,共用GSM頻率(900/1800MHz),共享GSM網絡的絕大部分基礎設施。

    的標準化工作略微早于,1993年,美國移動通信公司(AMCI)等八大公司聯合推出蜂窩數字分組數據通信(CDPD)系統的規范1.0版本,開始在已有的AMPS蜂窩移動電話網上提供分組交換數據業務,1995年CDPD系統版本升級至1.1。雖然GPRS早在1992年就開始醞釀,但是直到1998年才基本完成標準制定工作。1996年中國電信總局數據通信局計劃啟動移動數據通信業務,當時主要可選的系統類型里面,實際上只有CDPD是現實可用的,GPRS尚無標準可言,而另外一些移動分組交換網絡如Mobitex(主要由Ericsson研制并生產)、ARDIS(Motorola與IBM合作)及DataTAC(Motorola)等系統,在系統性能、標準化等方面遠不如CDPD,所以CDPD其實是當時中國電信移動數據通信系統的唯一選擇,1997年開始,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和長沙等六城市啟動了CDPD網絡建設工程。由于當時的移動數據需求并不足夠旺盛,同時沒有AMPS基礎網絡的情況下,CDPD的投資略顯高昂,所以CDPD在中國及全球的推廣并不熱烈,應用較為有限。相比之下,隨著GSM網絡的不斷擴容和普及,GSM在全球移動通信行業中的霸主地位日益確定,相應地GPRS標準逐漸得到重視,在標準化程度、兼容性和廠家支持等多方面開始超過 CDPD。

    GPRS的標準化工作于1997年(SMG#24)取得重大進展,10月份ETSI發布了GSM02.60 GPRS phase 1 業務描述,次年又有GPRS階段2及大量的階段3的相關規范出臺(注:此GPRS之Phase與GSM之Phase并非一談,請讀者注意區別)。至此, CDPD與GPRS的前途優劣之結果迥異,CDPD朝著自然消亡之路繼續(一個現象就是去年www.cdpd.org在它的首頁中寫出了域名拍賣廣告,不知道目前怎樣了。),而GPRS成為移動數據通信系統中最大的亮點。(有人說WAP是最大的亮點,我笑笑說那應該是指應用而非網絡而言,而且正是由于WAP以超過網絡基礎承受力的宣傳攻勢去迎合了互聯網的泡沫效應,才導致了各界對當前WAP極度失望的悲慘結果。我不知道www.wapforum.org是否有朝一日也會打出域名拍賣告示?)CDPD、 GPRS與其它幾種更早的分組交換移動數據通信系統在標準化受支持程度上的簡單如右上圖所示。關于中國的CDPD運行狀況,可以上海郵電移動數據通信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數據通信局的兩個CDPD網絡作代表,讀者可訪問其主頁。

    2. 網絡數據處理能力

    分別以Nokia的GPRS系統和Lucent的CDPD系統為例,GPRS的SGSN(服務GPRS支持節點)和CDPD的MD-IS(移動數據中介系統)對分組數據的處理能力和隨著用戶數增加網絡擴展能力的見下表:

    注:在幾家典型的GPRS設備中,Ericsson的SGSN系統容量較之Nokia更大,Motorola SGSN的容量則較Nokia小。Lucent之外的其它廠商CDPD系統容量不得而知,未能列出。另:對于上面提及的GPRS容量具體數值,目前各個廠家也仍然在進行擴展,故請以相對的角度作對比。

    GPRS擴容方式:初期用戶數少和用戶密度低時,一個SGSN可以接入30個BSC,一個SGSN的平均吞吐量是:16Mbit/s,可以接入5萬用戶。隨著用戶數和用戶密度的增加,一個SGSN可以接入10個BSC,每個MSC可以配置一個SGSN,3個SGSN的平均吞吐量是:48Mbit/s可以接入15萬用戶。通過減少一個SGSN接入的BSC的數量和增加SGSN的數量實現網絡擴容。

    CDPD擴容方式:一個MD-IS最多可以接入30個MDBS(移動數據基站),每個基站最多可以接入6個 19.2Kbit/s RF信道。隨著用戶數和用戶密度的增加,增加MD-IS接入的PS的數量(最多8個)和基站的數量(最多30個),以及增加每個基站的信道數量(最多6 個)實現網絡擴容。

    兩個系統的擴容方法都是十分方便的。但是GPRS的SGSN的吞吐量遠大于CDPD的PS的吞吐量,一個SGSN的吞吐量大約是一個(8個)PS的吞吐量的20倍(2.5倍)。

    3. 無線接口和業務能力比較

    GPRS和CDPD系統的無線基本參數、業務和網絡能力及QoS比較見下表:

    1) 工作頻段

    我國國家無委已分配的移動數據工作頻段是821-825,866-870MHz。由于CDPD是工作在AMPS頻段,只有1MHz(824-825,869-870)頻段與我國國家無委分配的移動數據工作頻段重合,所以我國CDPD可用頻段只有1MHz,此外,國家無委還為適合于CDPD的需求把原定的25kHz頻道間隔改為了30kHz。CDPD采用13小區頻率復用,平均每個小區只能有2-3個 19.2Kbit/s頻道可用。

    GPRS與GSM共用頻段,可用頻段在900MHz有9MHz,1800MHz為10MHz。GSM采用TDMA/FDMA多址工作方式,每個頻道有8個時隙(8信道)。依據小區用戶數量(密度),GSM可采用不同的小區頻率復用方式。由于GPRS可用頻段寬,因此GPRS每個小區內可用于數據的信道數遠大于CDPD,容易滿足組建公網對信道數的需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比較 技術 CDPD GPRS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万源市| 凤山县| 渭源县| 德令哈市| 南城县| 阳高县| 扎鲁特旗| 安溪县| 新邵县| 古蔺县| 宕昌县| 疏附县| 松原市| 吉隆县| 临西县| 盐池县| 惠东县| 阜阳市| 都匀市| 巴彦县| 蓬安县| 哈尔滨市| 台南县| 习水县| 翁牛特旗| 平安县| 湘西| 杂多县| 响水县| 麻城市| 刚察县| 调兵山市| 大洼县| 海南省| 富锦市| 枣强县| 阜新| 周宁县| 新竹市|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