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IPV6的嵌入式視頻監控系統

    基于IPV6的嵌入式視頻監控系統

    作者: 時間:2009-08-21 來源:網絡 收藏

    3.2服務器端發送和客戶端接收
    DirectShow的發送端中,其過濾器圖分別由 Video Capture Filter,Video Codec和 RTP Video Renderer Filter按順序連接成一條“流水線”協同工作,他們分別完成源過濾器、轉換過濾器和呈現過濾器的工作。 Video Capture Filter負責視頻數據采集, Video Codec負責視頻數據的壓縮,最后由 RTP Video RendererFilter將壓縮的視頻數據封裝 RTP包發送到網絡上。過濾器之間的數據發送采用推模式。


    視頻發送實現過程如下:
    1)初始化 coM組件,初始化 DirectShow,包括建立 GraphManager接口、建立 GraphBuilder接口(它的 CLSID為 CLSID_ FilterGraph)、建立 BasicFilter接口,并將 VWSource Filter (VW210), Sputter Filter(音視頻分離過濾器)、Codec Fil-ter(TopStepdVideo)和 RTPVren}lter (RTP傳輸呈現過濾器)加到 GraphBuilder。
    2)通過系統設各列舉接口找到系統中默認的視頻捕獲設備,并添加到 GraphBuilder中,查詢 GraphBuilder獲得媒體事件接口和媒體控制接口,連接各個過濾器,設置 RTP Vrenflter參數。
    3)通過 GraphManager的控制接口,運行過濾器圖,捕獲并發送圖象。
    4)等待運行結束消息,釋放各個接口,關閉 COM組件。視頻發送實現過程中圖像傳輸的實現最為關健,當視頻發送端響應網絡客戶端發出的視頻數據請求后,馬上啟動視頻數據發送線程,開始采集 MPEG視頻數據并源源不斷地寫入到發送緩沖區中。它的實現原理是:位于源過濾器 VWSource Filter(VW210卡)將從攝像頭獲取的模擬視頻圖像首先進行A/D轉換,然后將采集到的視頻數據交給下游的 MPEG Stream Spatter filter,由它對獲得的數據進行解析后轉交給其下游的變換過濾器 Video Coder filter進行 MPEG編碼,然后將編碼后的 MPEG視頻數據寫入發送緩沖區,這部分都由 VW210卡完成。如果選擇本地存盤則過濾器圖連接到此結束,將視頻數據直接寫入磁盤。視頻接收端程序流程如下圖 7所示:

    4結論
    本文創新點:本視頻 ARM核心處理器的硬件平臺,其中系統中移植 TCP/IPv6協議,在原有 MPEG4視頻編碼基礎上采用了新的運動估計優先估計矢量分布概率算法進行優化,同時對視頻傳輸算法也作了相應的改進。系統結合了流媒體技術,IPv6技術,技術等優點,實驗證明該系統視頻監控方而取得了良好效果。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甸县| 色达县| 若尔盖县| 东光县| 临沧市| 温泉县| 四子王旗| 石阡县| 囊谦县| 子长县| 定州市| 扬中市| 长丰县| 武汉市| 射阳县| 芮城县| 阜康市| 延津县| 蒙阴县| 青海省| 长沙县| 屏山县| 涿州市| 四平市| 交城县| 辽宁省| 涞源县| 临海市| 望奎县| 锡林浩特市| 京山县| 连云港市| 庄浪县| 萍乡市| 揭西县| 麦盖提县| 永城市| 上犹县| 永春县| 和龙市|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