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關于接口技術方面的基本知識

    關于接口技術方面的基本知識

    作者: 時間:2011-06-01 來源:網絡 收藏

    CPU與外部設備、存儲器的連接和數據交換都需要通過設備來實現,前者被稱為I/O,而后者則被稱為存儲器。存儲器通常在CPU的同步控制下工作,接口電路比較簡單;而I/O設備品種繁多,其相應的接口電路也各不相同,因此,習慣上說到接口只是指I/O接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50666.htm

      一、I/0接口的概念

      1.接口的分類

      I/O接口的功能是負責實現CPU通過系統總線把I/O電路和外圍設備聯系在一起,按照電路和設備的復雜程度,I/O接口的硬件主要分為兩大類:

      1)I/O接口芯片

      這些芯片大都是集成電路,通過CPU輸入不同的命令和參數,并控制相關的I/O電路和簡單的外設作相應的操作,常見的接口芯片如定時/計數器、中斷控制器、DMA控制器、并行接口等。

      2)I/O接口控制卡

      有若干個集成電路按一定的邏輯組成為一個部件,或者直接與CPU同在主板上,或是一個插件插在系統總線插槽上。

      按照接口的連接對象來分,又可以將他們分為串行接口、并行接口、鍵盤接口和磁盤接口等。

      2.接口的功能

      由于計算機的外圍設備品種繁多,幾乎都采用了機電傳動設備,因此,CPU在與I/O設備進行數據交換時存在以下問題:

      速度不匹配:I/O設備的工作速度要比CPU慢許多,而且由于種類的不同,他們之間的速度差異也很大,例如硬盤的傳輸速度就要比打印機快出很多。

      時序不匹配:各個I/O設備都有自己的定時控制電路,以自己的速度傳輸數據,無法與CPU的時序取得統一。

      信息格式不匹配:不同的I/O設備存儲和處理信息的格式不同,例如可以分

      為串行和并行兩種;也可以分為二進制格式、ACSII編碼和BCD編碼等。

      信息類型不匹配:不同I/O設備采用的信號類型不同,有些是數字信號,而 有些是模擬信號,因此所采用的處理方式也不同。

      基于以上原因,CPU與外設之間的數據交換必須通過接口來完成,通常接口有以下一些功能:

      1)設置數據的寄存、緩沖邏輯,以適應CPU與外設之間的速度差異,接口通常由一些寄存器或RAM芯片組成,如果芯片足夠大還可以實現批量數據的傳輸;

      2)能夠進行信息格式的轉換,例如串行和并行的轉換;

      3)能夠協調CPU和外設兩者在信息的類型和電平的差異,如電平轉換驅動器、數/模或模/數轉換器等;

      4)協調時序差異;

      5)地址譯碼和設備選擇功能;

      6)設置中斷和DMA控制邏輯,以保證在中斷和DMA允許的情況下產生中斷和DMA請求信號,并在接受到中斷和DMA應答之后完成中斷處理和DMA傳輸。

      3.接口的控制方式

      CPU通過接口對外設進行控制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程序查詢方式

      這種方式下,CPU通過I/O指令詢問指定外設當前的狀態,如果外設準備就緒,則進行數據的輸入或輸出,否則CPU等待,循環查詢。

      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只需要少量的硬件電路即可,缺點是由于CPU的速度遠遠高于外設,因此通常處于等待狀態,工作效率很低。

      2)中斷處理方式

      在這種方式下,CPU不再被動等待,而是可以執行其他程序,一旦外設為數據交換準備就緒,可以向CPU提出服務請求,CPU如果響應該請求,便暫時停止當前程序的執行,轉去執行與該請求對應的服務程序,完成后,再繼續執行原來被中斷的程序。

      中斷處理方式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它不但為CPU省去了查詢外設狀態和等待外設就緒所花費的時間,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還滿足了外設的實時要求。但需要為每個I/O設備分配一個中斷請求號和相應的中斷服務程序,此外還需要一個中斷控制器(I/O接口芯片)管理I/O設備提出的中斷請求,例如設置中斷屏蔽、中斷請求優先級等。

      此外,中斷處理方式的缺點是每傳送一個字符都要進行中斷,啟動中斷控制器,還要保留和恢復現場以便能繼續原程序的執行,花費的工作量很大,這樣如果需要大量數據交換,系統的性能會很低。

      3)DMA(直接存儲器存取)傳送方式

      DMA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它不是用軟件而是采用一個專門的控制器來控制內存與外設之間的數據交流,無須CPU介入,大大提高CPU的工作效率。

      在進行DMA數據傳送之前,DMA控制器會向CPU申請總線控制權,CPU如果允許,則將控制權交出,因此,在數據交換時,總線控制權由DMA控制器掌握,在傳輸結束后,DMA控制器將總線控制權交還給CPU。

      二、常見接口

      1.并行接口

      目前,計算機中的并行接口主要作為打印機端口,接口使用的不再是36針接頭而是25針D形接頭。所謂“并行”,是指8位數據同時通過并行線進行傳送,這樣數據傳送速度大大提高,但并行傳送的線路長度受到限制,因為長度增加,干擾就會增加,容易出錯。

      現在有五種常見的并口:4位、8位、半8位、EPP和ECP,大多數PC機配有4位或8位的并口,許多利用INTEL386芯片組的便攜機配有EPP口,支持全部IEEE1284并口規格的計算機配有ECP并口。

      標準并行口4位、8位、半8位:

      4位口一次只能輸入4位數據,但可以輸出8位數據;8位口可以一次輸入和輸出8位數據;半8位也可以。

      EPP口(增強并行口):由INTEL等公司開發,允許8位雙向數據傳送,可以連接各種非打印機設備,如掃描儀、LAN適配器、磁盤驅動器和CDROM 驅動器等。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家居| 蓬溪县| 资溪县| 都江堰市| 双柏县| 大化| 克山县| 东阿县| 文成县| 峡江县| 咸宁市| 邵武市| 四子王旗| 甘德县| 赤水市| 利辛县| 大方县| 桦川县| 中宁县| 棋牌| 林甸县| 霍州市| 胶南市| 浦城县| 北票市| 乌拉特前旗| 瓮安县| 百色市| 鄱阳县| 乌兰浩特市| 木兰县| 江津市| 尉氏县| 呈贡县| 高安市| 万源市| 板桥市| 中牟县| 台州市| 玉溪市|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