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外資“后危機”時代密集滲透 中國半導體產業自主自控存憂

    外資“后危機”時代密集滲透 中國半導體產業自主自控存憂

    作者: 時間:2010-08-05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收藏

      “這樣一來,整合過程就難免了,規模重要,企業體質更重要。”許居衍對《第一財經日報》說,像,就需要增強運營體質,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11458.htm

      顧文軍表示,目前市場需求旺盛,產能不夠,正向中國轉移產能的外資企業,很自然地使用資本手段在中國就地擴產,能直接收購更好,可以節省建廠時間。他說,德儀收購成芯,臺積電與美光收購武漢新芯的傳聞,就是如此。

      這幾天,圍繞著成芯出售話題,爭議不斷。因為這一項目差不多已投下40億元,如今掛牌價11.88億,有賤賣嫌疑。

      有的外資企業則借機整合大陸核心專利技術。比如高通與聯發科競購蘇州傲世通,意在強化TD領域的技術布局。通信業觀察人士孫昌旭對本報表示,傲世通有TD底層技術與相關軟件如協議棧等,高通、聯發科正缺這些,當然它們有獨立研發實力,只是短期難以達到成熟。如今,它在技術上已不遜本地聯芯科技。

      戰略風險?

      但上述并購案難說是純粹的商業行為。其中至少3起隱含著戰略風險。一是前不久臺積電借訴訟正式獲得了中芯10%左右的股份,已成第二大股東。而幾天前,摩根士丹利再度參與中芯配股,成了第四大股東。目前,臺積電與它的股份之和,與大唐控股所持股份已極為接近。

      第二起是臺積電、美光對武漢新芯的收購意向。如這一交易達成,無論落于誰手,將危及本地國資色彩的半導體代工企業生存,尤其是中芯與建設中的華力。三是美國銀湖資本以第二大股東身份入局展訊,加上之前第一大股東NewEnterpriseAssociates的股份,展訊形式上已成為外資控制的通信類芯片企業。

      “某些項目國家規劃很長時間,地方政府也投下重金,這樣徹底撒手賣給外資,本土半導體產業可能會失去發展的平臺。”顧文軍憂慮地說,如此,產業自主可控的目標很難實現。

      而且,顧文軍認為,這個時間段,許多項目轉手外資,也等于幫它們直接卡位政策優惠。因為,新的18號文件年底前會出臺,這些外資企業比那些等候多時、沒有直接享受到更多優惠的本地企業還合算。

      許居衍則顯得十分樂觀。他認為,“這些并購沒有什么不好”。因為中國半導體市場在危機后的占比已上升到40%。無論外資收購目的如何,在“摩爾定律不再重要”的階段,應用創新將成主導,中國設計業會有大發展,然后也會帶動制造業。

      “外資看好中國市場的‘體量’(而非水平)是可以理解的。”他在短信中對本報補充說。

      顧文軍說,他只認同許居衍院士部分說法。他強調,過去,地方政府犧牲許多資源進行半導體項目的招商,但是并沒有長遠的戰略規劃,如今許多項目轉手,等于豐富了“半倒體”的內容,做到一半就轉手了。他認為,這些交易如此密集,對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一定會有打擊。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中芯國際 封測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东县| 泸溪县| 台北市| 朝阳县| 临猗县| 噶尔县| 定陶县| 通江县| 正蓝旗| 嵊泗县| 乐昌市| 屏边| 冷水江市| 当涂县| 宿迁市| 汝州市| 沐川县| 南靖县| 新津县| 囊谦县| 福海县| 江孜县| 徐州市| 团风县| 监利县| 尼木县| 昔阳县| 彰化县| 通许县| 临清市| 开远市| 长垣县| 通州市| 靖远县| 洛宁县| 广河县| 遂溪县| 云阳县| 北川| 格尔木市|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