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FPGA中的處理器IP概述

    FPGA中的處理器IP概述

    —— Processor IP in FPGA Design – An Overview
    作者:Mike Kendrick 萊迪思(Lattice)半導體公司 軟件產品規劃經理 時間:2010-03-09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可編程邏輯業對微處理器核的報道層出不窮,包括與ARM和MIPS的協議,這些討論已經持續了數年。然而,討論的主題大體上沒什么改變,諸如采用還是?采用供應商的特定標準還是行業標準?這些核如何用來全方位地支持生態系統?如何根據成本、功耗和性能來選擇微處理器?如何根據應用來選擇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06701.htm

      嵌入式微處理器的情況也沒有太大的改變:設計人員可以選擇供應商的特定,例如萊迪思的Mico32(圖1)、Altera的Nios II和Xilinx的MicroBlaze(目前沒有供應商提供)。在行業標準方面,現有ARM公司的和PowerPC

      設計人員對于IP 的優點和缺點都十分清楚。供應商特定的軟核提供良好的成本和性能優勢,因為它們是針對供應商的特定而優化的。然而,工業標準的核雖然沒有像軟核那樣有效或節約成本,但聲稱擁有全方位的支持,以及擁有多年來設計人員所熟悉的用于ASIC或分立處理器設計的工具。不過,像Mico32那樣的軟核在技術上也很有優勢(不僅僅擁有核,還有構建平臺的工具),還有可用于任何ARM或MIPS發布的用實現的軟核。

      傳統理論認為,使用軟核是一種避免微處理器過時的方法,而硬核(相對于軟核而言)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更高的性能(但不靈活)的特點。然而,通常認為硬核有風險:他們占用了空間,對不需要使用他們的客戶來說增加了成本,如果隨后需要這個硬核能夠提供更高性能的處理,那么很快會出現過時的情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尔| 宜兰市| 西平县| 贡觉县| 澄城县| 巴东县| 阿拉尔市| 安庆市| 福鼎市| 佛山市| 洛川县| 东乡族自治县| 佛教| 景洪市| 梁平县| 奈曼旗| 屏东县| 丰台区| 犍为县| 乳山市| 宜宾市| 临邑县| 宁陕县| 马鞍山市| 神池县| 滕州市| 白朗县| 兴安盟| 乐清市| 民县| 德令哈市| 精河县| 洮南市| 武邑县| 收藏| 平远县| 涿州市| 揭阳市| 舟曲县| 马关县|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