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電子信息產業走向何方
東莞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戰略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描述的是藍圖,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對于《規劃》中提及的產業定位、發展重點以及扶持措施,企業和專家界是如何看待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06686.htm針對電子信息產業當前的生存現狀,在莞的電子信息企業如何做才能在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扶持和淘汰、集群和分散散中間游刃有余?
東莞產業配套有優勢
東莞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葉春榮告訴記者,目前東莞有臺商企業6000多家,其中,從事電子信息產業的占絕大部分比重,這也是外界一貫將東莞的電子信息產業與在莞臺商群體相聯系的原因。
葉春榮認為,東莞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已相對成熟,雖然歷經了金融風暴,遭受了一定的挫折,但他坦言:“東莞電子產業配套鏈的完善程度是其他地方無可比擬的,只要這種優勢還在,未來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依然大有可為。”
葉春榮說,東莞臺商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2008年底的金融風暴對企業造成了一定壓力,訂單“損失”了不少,一些企業關閉、停產了,但到了2009年下半年,情況明顯轉好。“這是整體情況,電子信息企業也是一樣,但我預計今年企業的經濟狀況會有所好轉。”
葉春榮認為,東莞的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經過危機的錘煉,將變得更加成熟,尤其是臺商電子企業的工作環境相對好很多,招工難問題并不十分明顯,而隨著經濟的逐步回暖,葉春榮判斷,今年的訂單量可以恢復到2007年的水平。
他特別強調的是,東莞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擁有全球其他地方難以比擬的產業鏈優勢,“如果說用工問題還可以通過薪水待遇來解決,但要是想整合配套鏈,這就不是哪一個城市三五年能趕上來的。”
中稼半導體公司是此次《規劃》中點名扶持的重點企業。該公司的主攻方向是LED最前沿的襯底材料方面,目前LED外延片多是在藍寶石、碳化硅的基底上發展而來的,而中鎵公司則獨家研發出在氮化鎵襯底上研發外延片技術。目前,該公司的襯底材料已走向市場。
對于《規劃》的出臺,中鎵相關負責人表示贊賞。此次戰略規劃極其重視產業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而走在LED生產技術前端的中稼公司對此表示極為贊成,“東莞產品目前在國際上缺乏還價的空間。”這位負責人說,“東莞要在國際上保持競爭力,必須進行技術創新,走到產業生產鏈的上游。”他舉例說,臺灣在25年前和東莞現在的情形相似,都是“世界工廠”,但臺灣現在能在國際市場上保持較強競爭力,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及時進行了產業升級,將下游產業轉移出去了。
資金扶持不可“分豬肉”
《規劃》中提到了東莞電子信息的產業定位:建設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品加工制造基地,打造中國新興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集聚區,爭當中國電子信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排頭兵,做好中國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試驗田。
對此,葉春榮笑言:“經貿局提出的這些定位很清晰,目前就是要更好地配合產業升級,做得更強,包括‘打造新興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聚集區’等,東莞目前已有相關企業在做,而且做得不錯。”
葉春榮表示,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政府、協會和企業相互配合,來解決更為實際的問題,這也是東莞此次竭力打造電子信息產業的初衷。
他透露,東莞市政府每個月都會與外資企業座談一次,了解一下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電子信息是東莞市的支柱產業,政府希望能夠均衡發展各個產業。”他說。
葉春榮認為,臺資電子企業現在發展平穩,臺資的電子企業落戶東莞已有20多年,目前正在尋求銷售形態上的突破,盡力配合政府,從企業的實際發展出發,開拓內銷市場。
同樣也是《規劃》中指明扶持的重點企業,東莞市雷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杜元源認為,在信息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東莞的相關部門應該進一步抓住行業技術的龍頭和發展動向,并盡快制訂相應的措施加以落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