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充電基礎設施與汽車主電池(800V 或 400V)之間的不兼容,是目前里程焦慮問題的主要來源。解決這一問題對于消費類電動汽車使用率的持續增長至關重要。幸運的是,我們有解決方案。DC 快速充電是里程焦慮問題的主要來源雖然我們正在見證自蒸汽機以來汽車工業的最大變革,但我們都對基礎設施感到擔憂,因為需要具有可持續性和民眾基礎。電動汽車一直是汽車行業最受寵的一個分支,每天都有很多圍繞著這一領域的技術創新涌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基礎設施,它將以最一致、最有效的方式支持電動汽車。工程師現在正在重新定義電動汽車的架構
關鍵字:
Vicor 新能源車 快速充電
1 月 9 日消息,特斯拉于 1 月 6 日公布了新款 Model S 和 Model X 在國內的售價,Model S 售價區間為 78.9 萬-100.99 萬元,Model X 售價區間為 87.99 萬-103.99 萬元,將于 2023 年上半年開啟中國大陸交付。在特斯拉官網注意到,新款 Model S 和 Model X (包括 Plaid 版車型)取消了車尾部分的特斯拉 Logo,轉而在黑色飾條上增加了“TESLA”英文標識。不過無論是在此前的廣州車展,還是特斯拉用來進行全國巡展的車型,車尾
關鍵字:
特斯拉 車標 新能源車
“在即將舉行的NIO Day 2022上,公司將發布兩款新車,一款是完全迭代到NT2.0平臺的ES8,一款是全新車型?!?2月12日,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透露。蔚來官網顯示,蔚來在售車型共有6款,分別為基于第一代技術平臺打造的三款車型ES8、ES6、EC6(以下簡稱“866”)以及基于第二代技術平臺NT2.0打造的三款全新車型ET7、ES7、ET5。秦力洪把蔚來旗下產品的迭代形容為“開賽車過彎”?!半S著866升級到NT2.0平臺,預示著蔚來即將駛出彎道。”秦力洪稱,在接下來半年左右的時間,蔚來將完成
關鍵字:
蔚來 電池 芯片 新能源車
科技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87萬輛,同比增長70%。其中,純電動車型銷量214.7萬輛,同比增長75%;插電混動車型同比增長57%達到71.4萬輛。分類型具體來看,特斯拉位居純電動車型銷量榜首,第三季度全球銷量達到34.4萬輛,市占率在16%。不過,排名第二的比亞迪和特斯拉的銷量差距在進一步縮小。今年第三季度,比亞迪共銷售25.9萬輛純電動車,較去年同期增長182%,與特斯拉的銷量差異已連兩個季度小于10萬輛。11月最新銷量數
關鍵字:
新能源車 銷量 第三季度
據日本共同社日前報道, 日本電子零部件巨頭羅姆(ROHM)將于今年12月量產下一代功率半導體,以碳化硅(SiC)為原材料。據悉,羅姆花費約20年推進研發碳化硅半導體。新一代半導體可讓可提高機器運轉的用電效率, 若裝在純電動汽車上,續航里程可提升一成,電池體積也可更小。據悉,羅姆將在福岡縣筑后市工廠今年開設的碳化硅功率半導體專用廠房實施量產,還計劃為增產投資最多2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4億元),并將2025年度的碳化硅銷售額上調至1100億日元。公開資料顯示, 碳化硅具備
關鍵字:
羅姆 功率半導體 碳化硅 新能源車
11月24日,第一財經記者從吉利汽車相關人士處獲悉,今日在網上流傳的吉利汽車《關于車型價格調整的說明》(下稱“《說明》”)是假的,公司從未發布過該說明。另外,記者也從吉利汽車一家旗艦經銷商處獲悉,他們沒有收到過相關通知。今日,一則吉利汽車《關于車型價格調整的說明》在網上流傳,根據上述《說明》,吉利系三大新能源品牌包括吉利汽車、幾何汽車、睿藍汽車的官方指導價將上調,上調幅度為2000元~6000元不等,具體車型的調價通知將另行發布,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簽約的客戶不受此次調價影響。昨日,比亞迪發布了《
關鍵字:
吉利 漲價 新能源車
根據專業機構預測,2022年中國汽車總銷量為2750萬輛,同比增長5.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0萬輛,同比增長47%。從數據可知,新能源汽車在未來將會持續擴大汽車銷量份額,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需求和供應持續增熱的階段,電池自燃的情況卻頻頻發生。根據國家應急管理部統計的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因新能源車而發生的火災比去年上漲了32%,平均算下來每天超過7輛新能源車燃燒?! ∠胍獪p少新能源汽車自燃,首先要了解其中自燃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為此我們采訪了入選為2021-2022年度中國IC獨角獸企業的南
關鍵字:
英銳創 新能源車
即便今(2022)年首季受到芯片短缺、俄烏戰爭、中國大陸封控防疫等因素影響,全球不分動力別的車市銷量首季年減7%,新能源車的成長更屬不易。根據TrendForce數據顯示,其中新能源汽車,包含純電動車、插電混合式電動車、燃料電池等銷售總量達200.4萬輛,年成長80%。又以純電動車(BEV)的成長力道最強,銷量高達150.8萬輛;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則為49.3萬輛。 2022年首季BEV & PHEV銷售排名與市占率在純電動車品牌方面,特斯拉(Tesla)首季銷量超越31萬輛,市占率2
關鍵字:
TrendForce 新能源車
T之家3月24日消息,昨日晚間,五菱汽車發布了《關于新能源車型價格調整的說明》。五菱汽車在說明中指出,受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上汽通用五菱將對旗下五菱宏光 MINIEV 系列車型、五菱 NanoEV 車型、寶駿 KiWi EV 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旯?MINIEV2022馬卡龍IT之家了解到,上汽通用五菱此次價格調整將于3月24日0:00起正式生效,上調幅度為4000元-8000元不等。作為上汽通用五菱的熱門車型,銷量數據顯示,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宏光 MINIE
關鍵字:
五菱 新能源車 漲價
2月13日電,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021年全國新能源車市場火爆,根據乘聯會數據,國內新能源車零售達到299萬臺,同比增長170%。由于終端新能源需求旺盛,產能不足,未交車訂單充裕(包含大定鎖價將成本轉嫁給汽車廠商),價格微漲不會嚴重影響整體市場需求。2022年很多車企都制定了宏偉的產銷提升目標,因此,有信心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550萬臺左右,繼續實現70%左右高增長。
關鍵字:
新能源車 電動汽車 鋰
因為有三電系統的存在,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除了擔心車輛車身的質量安全之外,還比燃油車車主,額外多擔心了車輛電池及電氣系統的安全。 而在新聞中,不時看到新能源汽車自燃的新聞,也在反復撩撥著公眾的神經。對此,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從行業和車主廠商以及消費者的角度處罰,提出新的舉措方式,規范約束產業的健康發展?! ?月1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上表示,市場監管部門針對火災碰撞事故不斷的現象,建立車輛事故報告制度,增強質量缺陷調查的針對性。針對汽車遠程升級
關鍵字:
新能源車 電動汽車
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2021年隨著各國于5G通訊、消費性電子、工業能源轉換及新能源車等需求拉升,驅使如基站、能源轉換器(Converter)及充電樁等應用需求大增,使得第三代半導體GaN及SiC元件及模組需求強勁。其中,以GaN功率元件成長幅度最高,預估今年營收將達8,300萬美元,年增率高達73%。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GaN功率元件,其主要應用大宗在于消費性產品,至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8.5億美元,年復合成長率高達78%。前三大應用占比分別為消費性電子60%、新能源車20
關鍵字:
新能源車 GaN 功率元件
伴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充電焦慮”“續航焦慮”被不斷放大,如何實現短充電、長續航已成為業界角逐的焦點。然而,電池快充性能的提升,往往也意味著電池起火的風險加大。27日,在2021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舉辦的“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分論壇上,歐盟科學院院士、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孫金華表示,以鋰離子電池為動力電池的新能源汽車的火災發生率雖然沒有公眾設想的那么高,但隨著國內鋰離子電池的產能和應用的加速發展,近年來,鋰離子電池引起火災的頻率、規模和損失程度都呈現快速
關鍵字:
新能源車 電池 高快充 安全性
圖源:Unsplash30秒快讀1特斯拉等電動車企業靠賣“碳中和”指標實現了盈利,但是新能源車電池報廢潮來襲,電池回收的責任是歸整車企業管,還是歸電池企業管呢?2新能源汽車積分從2019年的800元漲到2020年的3000元,售賣燃油車的車企會將這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嗎?3互聯網企業又會如何賦能汽車產業實現“雙碳”目標?從全球看,交通領域占到全球碳排放的1/4,而交通領域里的道路交通(以汽車為主)的排放又占3/4,實現“雙碳”目標,汽車產業義不容辭。從本次上海車展來看,電動化、智能化,成為車企實現“雙碳”最
關鍵字:
電池報廢 新能源車 碳中和
你為什么不買新能源汽車?以下是網友們提及最多的幾個原因:第一,相比油車,新能源車汽車價格較高;第二,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太短,不能支持日常使用;第三,充電樁數量少,能源補充速度慢,充電體驗不佳。新能源汽車在各類網絡文章中總是擔負罵名,有人說,買新能源汽車的人都是不懂汽車的人,還有人說,新能源汽車買了就后悔。而點開文章后發現,原因不外乎是以上三點,車不夠實惠,不耐用,充電體驗不夠舒適。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國家層面的扶持和補貼正不斷鼓勵車企追逐更高技術,推出價格更低續航更久的新能源車,5G技術的加持和龐大的
關鍵字:
充電 新能源車
新能源車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新能源車!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新能源車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新能源車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