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之家 5 月 24 日消息,根據市場調查機構 IDC 公布的數據,2023 年第 1 季度印度 PC(包括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和工作站)出貨量為 299 萬臺,同比下降了 30.1%。其中臺式機需求開始復蘇,筆記本市場同比下降了 40.8%。消費級市場由于需求放緩和市場情緒低迷,PC 出貨量同比下降 36.1%;企業市場由于中小型企業減少和推遲采購,PC 出貨量下降 25.1%。此外在售價超過 1000 美元的高端筆記本市場上,消費級領域出貨量同比下降 59%;企業領域同比下降 65.8%。蘋
- 關鍵字:
印度 筆記本電腦 市場
- 五一度假歸來,看到師弟鐘林寫了一篇文章, 《國產芯片內卷困局如何來解?》文中重點提到了MCU的內卷狀況。不得不說,MCU市場正在變成絞肉機,確實在加速內卷中。最近半年以來,市場需求突然消失,但是很多大廠去年鎖定了大量產能,導致多家MCU公司的庫存,已經突破天際。從上市公司的財報里看,中微半導有接近30億顆的庫存(包括MCU、MOSFET和IGBT),聽說GD的庫存也很多,經銷商手里都壓了不少庫存。很多在去年囤貨的貿易商,在各個群里甩賣,有的虧錢也賣不出去。國內還有些廠商,有些甚至已經上市,但依然采用價格戰
- 關鍵字:
MCU 市場
- 半導體化是電子工業的顯著特征,硅材料是半導體產業發展繞不開的關鍵節點。目前全球硅片市場已形成信越化工(日本)、 SUMCO(日本)、 SK Siltron(韓國)、 Siltronic(德國)和環球晶圓(臺灣地區)五大硅片家族,全球市占率達到 93%。 通過回顧五大家族的發展歷史,我們發現,全球半導體產業轉移和產業鏈分工趨勢深刻影響了現有硅片巨頭的區域分布,呈現“本土化”的鮮明特征。 1、美國——半導體制造業外移,專注設計與 IDMMEMC 曾是美國在全球
- 關鍵字:
半導體產業 市場 歷史
- 為何MCU殺價如此瘋狂?未來消費類芯片市場會走向何處? 作者 | Silvia MCU市場迎來了殺價白熱化,大廠ST、NXP的MCU普遍回歸常態價,GD等國產替代品牌價格越卷越低,國內某上市MCU企業更是喊出“寧可兩年不賺錢,也要確保業績與市占”。 虧本,倒貼錢做生意,卷的不只是原廠,芯片貿易商們在前方先一步感受需求崩塌,有訂單,即使是讓利虧錢也要出貨,總比顆粒無收好。 要知道,MCU曾在2021年的平均售價上漲10%,達到了20多年的最大漲幅。2021年吃了
- 關鍵字:
MCU 市場
- 集成電路制造是指主要以8英寸或12英寸的晶圓為原材料,將光掩模上的電路圖形信息大批量復制到晶圓上,并在晶圓上大批量形成特定集成電路結構的過程,其技術含量高、工藝復雜,在芯片生產過程中處于至關重要的地位。晶圓制造是半導體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根據ICinsights的數據,全球晶圓代工在經歷了2020年、2021年21%、26%的高速增長后,2022年全球晶圓代工行業總銷售額為1321億美元,同比增長20%。未來伴隨著下游需求的增長,晶圓代工行業將繼續保持低速增長,ICInsight預計2025年全球晶圓代工
- 關鍵字:
EDA 半導體代工 市場
- IT之家 4 月 27 日消息,隨著全球存儲產品價格不斷下滑,三星電子、SK 海力士、美光均交出了史上最差的財報表現,并紛紛宣布減產。據 Digitimes 報道,市場傳出消息,美光近日已告知經銷商,DRAM 及 NAND Flash 閃存將從 5 月起不再接受更低價格,也就是說,美光認為現階段的價格已經是最低行情,希望現貨價從第二季度回穩,然而下游市場的實際需求能否支撐仍有待考驗。報道稱,美光從 2022 年第四季度積極啟動減產措施,盡管截止 2023 年 2 月底的第二財季庫存周轉天數仍在上
- 關鍵字:
存儲 市場
- IT之家 4 月 27 日消息,國際數據公司(IDC)近期發布了手機季度跟蹤報告,2023 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 6,544 萬臺,同比下降 11.8%。2023 年開年依然低迷,延續 2022 年以來每季度出貨量同比下降幅度超 10%。與海外市場類似,疫情管控放開以后,中國手機市場需求也并未出現明顯的反彈,消費者仍然受到經濟低迷、消費信心等因素的影響。而換機周期不斷拉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形成固定思維 —— 手機已經不需要經常更換,使用 3-4 年越來越普遍。而廠商
- 關鍵字:
智能手機 市場
- IT之家 4 月 27 日消息,繼 Canalys 之后另一家市場調查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公布了 2023 年第 1 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報告,銷售額同比下降 5%,環比增長 10%。IT之家附報告主要內容如下:中國智能手機銷售額在 2023 年第 1 季度同比下降 5%,創下自 2014 年以來新低。由于 COVID-19 疫情影響降低,第 1 季度銷售額環比增長了 10%。蘋果 iPhone 本季度占比達到了 19.9%,是自 2014 年以來占
- 關鍵字:
智能手機 市場
- IT之家 4 月 18 日消息,根據市場調查機構 Canalys 公布的最新的報告,2023 年第 1 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滑 12%,已經連續 5 個季度出現下滑。IT之家從報告中獲悉,三星是唯一一家實現季度環比增長的手機廠商,并以 22% 的市場份額艱難地回到第一位。蘋果公司在 2023 年第 1 季度中,主要依靠 iPhone 14 Pro 系列機型的強勁需求,以 21% 的市場份額占據第二。蘋果和三星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小米公司得益于本季度末推出的新產品,以及積
- 關鍵字:
智能手機 市場
-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行業機構印度手機和電子協會(ICEA)近日公布了經官員審查的最新貿易數據,截至今年 3 月的財政年度中,印度智能手機出口額超過 112 億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771.68 億元人民幣),同比翻番。印度預估的智能手機出口額在 90 億美元到 100 億美元之間,而最終成績超出預期。IT之家從 ICEA 報告中獲悉,按照廠商劃分,蘋果公司出口額預估在 50-55 億美元之間,占比將近一半;三星公司的出口額大約為 40 億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275.6
- 關鍵字:
印度 智能手機 市場
- IT之家 4 月 10 日消息,市場研究公司 IDC 表示,由于需求疲軟、庫存過剩和宏觀經濟環境惡化,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個人電腦(PC)的出貨量下降了 29%,其中蘋果公司受到的打擊最大。IDC 在周日發布的報告中稱,今年第一季度全球 PC 出貨量為 5690 萬臺,低于去年同期的 8020 萬臺。該出貨量延續了 2022 年四季度的下跌幅度,該季度出貨量同比下跌 28.1%。在報告分析的五大 PC 公司中,蘋果公司第一季度的出貨量比 2022 年同期下降了 40.5%,降幅最大
- 關鍵字:
PC 市場
- 4 月 7 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受消費電子產品需求下滑影響,去年下半年開始全球半導體的銷售額就明顯下滑,目前仍沒有明顯好轉的跡象,眾多廠商的業績都受到了影響。而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的銷售額,在 2 月份仍在下滑。半導體產業協會官網的數據顯示,2 月份全球半導體的銷售額為 397 億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2731.36 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 500 億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3440 億元人民幣)減少 103 億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708.64 億元
- 關鍵字:
半導體 產業 市場
- IT之家 4 月 6 日消息,根據市場調查機構 Yole Group 公布的最新報告,2028 年全球 SSD 市場營收規模將增加至 670 億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4609.6 億元人民幣)。圖源:美光報告中指出,全球 SSD 市場規模在 2022 年為 290 億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1995.2 億元人民幣),出貨量為 3.52 億塊;而在 2028 年市場規模會達到 670 億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4609.6 億元人民幣),出貨量為 4.72 億塊,復合年增長率為 1
- 關鍵字:
SSD 存儲 市場
- IT之家 4 月 6 日消息,據 TechInsights 研究報告,從 2023 年到 2028 年,全球智能手機批發收益將保持上升趨勢,預計 2026 年的增長率最高(同比增長 9%)。▲ 全球智能手機批發收益按價格區間劃分TechInsights 無線智能手機戰略(WSS)服務預測,2023 年全球智能手機批發收益將同比增長 4%,達到 4190 億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2.88 萬億元人民幣),這主要得益于平均售價的增長(同比增長 4%,達到 349 美元,IT之家備注:
- 關鍵字:
智能手機 市場
- IT之家?3 月 14 日消息,根據 IDC 公布的最新報告,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三星和蘋果公司在印度市場的銷量和銷售額表現出強勁的增長趨勢。IT之家附報告主要內容如下:三星 2022 年在印度市場的智能手機銷售額為 69 億美元,同比增長 14.07%蘋果 2022 年在印度市場的智能手機銷售額為 62 億美元,同比增長 40.42%vivo、小米和 OPPO 等國內品牌智能手機銷售額同比下降,尤其是小米,其智能手機收入下降了 20.54%。另一家市場機構? Counterpo
- 關鍵字:
印度 智能手機 市場
市場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市場!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市場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市場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