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全球半導體市場持續成長 亞洲產業角色吃重

    全球半導體市場持續成長 亞洲產業角色吃重

    ——
    作者: 時間:2007-07-27 來源: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 收藏
    在全球化浪潮下的知識經濟時代,半導體儼然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不斷向前的火車頭,產業環節下的任何運營布局與策略作為無不影響深遠。

      根據WSTS統計,2006年市場銷售額達2477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8.9%;銷售量達5192億顆,比2005年增長14.0%;ASP為0.477美元,比2005年衰退4.5%。

      在各IC產品部分,2006年增長率表現較出色的有DRAM、ROM、模擬器件、DSP及NANDFlash。其中DRAM比2005年增長32.0%,增長率遠高于所有IC產品,而且市場規模達338億美元,為2006年市場重要成長動力。ROM比2005年增長18.1%,因為其市場規模很小,只有3.6億美元,所以對整體IC市場的影響不大;模擬器件比2005年增長15.7%及DSP增長9.0%,這兩項主要是在手機等通訊產品帶動下令成長表現佳;NANDFlash比2005年增長8.7%,在存儲卡持續出貨等需求下,產量大幅增加,但因為價格持續處于下滑趨勢,因此市場成長低于預期。2006年表現較差的為MPU,比2005年衰退5.2%,也是2006年唯一負增長的I

    C產品, 其主要受到下游PC庫存消化不良所影響。

      2006年亞洲地區半導體市場銷售額達1165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12.7%,為成長最快之區域,顯示亞洲地區產業角色日益吃重。與市場相比,2006年臺灣地區IC產業年增長率為24.6%,優于全球的8.9%,主要是在臺灣地區IC制造業的兩大支柱,包括晶圓代工增長17.2%及DRAM增長53.8%的雙重帶動下,使得2006年臺灣地區IC制造業的產值呈現30.5%的大幅增長,未來臺灣地區IC產業的發展值得期待。

      在自有產品的表現上,2006年臺灣地區IC產品產值達6523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505億元),比2005年增長30.7%。就自有產品的型態分布而言,由于存儲器價格持穩,尤其是DRAM在2006下半年大幅增長,因此存儲器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48.0%大幅提升至52.5%。而就產品應用領域分布而言,2006年信息應用仍為臺灣地區自有產品最大應用項目,比重達59.7%;消費性應用比重2006年為27.8%;通訊應用比重2006年上升至11.4%。

      相比國際大廠多以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甚至系統產品等上下游垂直整合方式經營,臺灣半導體產業上、下游垂直分工的經營型態確實與眾不同。然而在半導體產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建廠資本越來越大及研發難度越來越高的今天,臺灣地區獨特的IC產業垂直分工結構,卻恰能彰顯產業分工的優勢。

      以臺灣地區專業分工體系而言,截至2006年底,臺灣地區計有262家IC設計公司、8家晶圓材料企業、4家掩模公司、13家晶圓制造公司、34家封裝公司、36家測試企業、15家基板廠商、19家化學品廠商、4家導線架生產廠商等。臺灣半導體產業龐大且綿密的外圍相互支持體系,特別是制造業代工模式的成功,已成為周邊地區企業仿效的對象,以完整的產業鏈與先進的制造實力領先,相信未來能在創新能力上有更大的突破,使得產業結構發揮更大的成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城县| 丰台区| 昆明市| 社旗县| 黄龙县| 玛多县| 龙口市| 宣武区| 临沂市| 桃园县| 安西县| 环江| 高阳县| 宁南县| 新干县| 葫芦岛市| 河曲县| 盐边县| 柞水县| 崇义县| 麻江县| 阜康市| 栾城县| 灵寿县| 永年县| 色达县| 壤塘县| 阳信县| 包头市| 龙海市| 敦煌市| 沭阳县| 安达市| 肥城市| 潜山县| 大同市| 隆化县| 密云县| 关岭| 兴国县| 商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