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尋找中國電子產業國際化的支撐點

    尋找中國電子產業國際化的支撐點

    作者: 時間:2005-05-12 來源: 收藏
        最近一段時間,TCL、長虹遇到的國際化挫折讓我們重新思考中國電子企業的國際化路徑。筆者認為,在中國之前率先實現國際化的歐洲、美國、日本、韓國不同經濟體的國際化經驗,不應該成為中國國際化的榜樣。因為全球不管從產品技術還是競爭方式都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中國電子產業已經被放在了一個全新的全球電子產業環境中,我們必須尋找新的國際化方式來完成自己的國際化使命。

        從國際化關鍵支撐點的角度來看,目前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道路有兩種模式,一是海爾民族品牌的國際化,用自己的品牌在海外投資;第二種模式是TCL與聯想通過并購國際化品牌的方式來進行國際化。這兩種方式應該說都是非常脆弱的,因為都沒有獲得有民族自有屬性基礎的電子技術的支撐,前一種方式是在原有產業鏈位置上從需求入手的全球市場空間的擴展,后一種方式仍然是接手衰落的產業鏈末端的制造業,我們的企業被嚴格限定在“終端產品上的生意合作而沒有關鍵技術的生意合作”的單邊框架內。因此,這兩種國際化的途徑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種全球商業環境中的組織運營程序方面的鍛煉,這僅僅是平面化的國際化而不是豐富立體的國際化。

        中國電子產業的成長期面臨的全球產業環境與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產業的成長期面臨的產業環境全然不同,現在的全球電子產業已經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技術更新期,這個時代的特點是對原創技術投資的急劇增大,但這種巨額投資并不能保證市場的商業化可以回收投資,技術投資的風險加大。此外,雖然技術資源有全球擴散的趨勢,但是種子技術往往會被占據主導優勢的大企業購買,中國企業在這方面仍然缺乏優勢。在這樣的產業環境中,獲得基礎電子技術的難度對追趕型的電子產業來說是前所未有的。

        中國電子產業國際化的過程實際上是全球電子產業鏈條從底端向頂端攀登的過程,這個過程的關鍵是怎樣創造原創電子技術,這應該是中國電子產業最為關鍵的國際化課程。

        在技術投資風險變大、技術更新速度變快,以及中國企業對國際化運作方式仍不太明朗的情況下,管理層去快速培養一個像硅谷一樣的大實驗室是困難的,但是,這種類型的實驗室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它應該作為整個電子產業國際化的核心基礎設施來對待并做長遠的規劃。在全球新的電子競爭環境中,如果想依靠產業自己的資金積累去解決這種基礎技術的差異是很困難的,管理層應該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以更大的政府投資方式縮小這種與國際前沿技術的技術差異,因此,中國電子產業的國際化最重要的不是企業走出去,而是讓自己的基礎電子技術走上去。



    關鍵詞: 電子產業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山县| 柳河县| 赤城县| 北辰区| 昌江| 南汇区| 图片| 墨竹工卡县| 赞皇县| 宁陕县| 图木舒克市| 浏阳市| 安福县| 嘉祥县| 孙吴县| 子长县| 广德县| 沾益县| 嘉荫县| 沾益县| 鹤岗市| 澄迈县| 石楼县| 璧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双鸭山市| 枣强县| 安平县| 望城县| 奉化市| 原平市| 武隆县| 济南市| 旬邑县| 湖南省| 越西县| 封丘县| 开化县| 宣武区| 太仆寺旗| 兰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