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淺談基于IP網絡的H.264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淺談基于IP網絡的H.264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作者: 時間:2013-04-10 來源:網絡 收藏

    一、前言
      
    是ITU-T最新的視頻編碼標準,被稱作ISO/IEC14496-10或MPEG-4 AVC,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PEG)和ITU的視頻編碼專家組共同開發的新產品。
      
    分兩層結構,包括視頻編碼層和網絡適配層。視頻編碼層處理的是塊、宏塊和片的數據,并盡量做到與網絡層獨立,這是視頻編碼的核心,其中包含許多實現錯誤恢復的工具;網絡適配層處理的是片結構以上的數據,使 能夠在基于RTP/UDP/IP、H.323/M、MPEG-2傳輸和H.320協議的網絡中使用。

    二、 對視頻壓縮的限制

    1. H.264的應用場合
      
    在討論基于IP的H.264之前,有必要先闡述一下H.264與有關的應用場合及其對傳輸和編解碼器的要求。下面介紹對話應用、下載服務和流媒體應用三種場合。
      
    對話應用,比如像視頻電話和視頻會議,有嚴格的時延限制,要求端到端時延小于1s,最好小于100ms。編解碼器的參數能實時調整,錯誤恢復機制要根據實際網絡變化而改變。編解碼的復雜度不能很高,比如雙向預測的模式就不能被采用。
      
    下載服務,可使用可靠的傳輸協議如FTP和HTTP將數據全部傳輸。由于這種應用的非實時性,編碼器可以通過優化進行高效編碼,而且對時延和錯誤恢復機制沒有要求。
      
    流媒體服務應用,對時延要求介于上面兩者之間,初始化時延是10s以內。與實時編碼相比對時延要求降低,編碼器可以進行優化實現高效編碼(比如雙向預測)。然而通常流媒體服務使用不可靠的傳輸協議,所以編碼時要進行差錯控制并進行信道糾錯編碼。
      
    本文主要討論對話應用和流媒體應用,這兩種應用基于。IP網絡又可分為三種類型:不可控IP網絡(如Internet)、可控IP網絡(廣域網) 和無線IP網絡(如3G網絡)。這三種IP網絡有不同的最大傳輸單元尺寸(MTUsize)、比特出錯概率和TCP使用標記。最大傳輸單元尺寸是網絡層最大的分組長度,H.264編碼時要使片的長度小于MTU尺寸,這樣可避免在網絡層再進行一次數據的分割。兩個IP節點之間的MTU尺寸是動態變化的,通常假定有線IP網絡的MTU尺寸是1.5千字節,無線網絡的MTU尺寸是100字節??梢娨m用于無線網絡的H.264必須采用數據分割技術使得片的長度小于MTU尺寸。TCP傳輸控制協議能夠解決網絡擁塞引起的分組丟失問題,而在無線網絡中,分組丟失是由于鏈路層錯誤引起的,TCP并非很好的解決辦法,要采用差錯控制協議。

    2. H.264使用的協議環境
      
    對話應用和流媒體應用使用同一協議組,下面進行討論。
      
    網絡層協議:使用IP(網際協議)。每個IP分組單獨從發方出發,經過一系列的路由器到達收方。IP將大于MTU尺寸的分組進行數據分割、重組。每個分組的傳輸時間都有所不同。IP頭20個字節由校驗碼來保證,但數據沒有保護。IP分組最大值為64千字節,但由于MTU尺寸的限制,一般沒有這么大。
      
    傳輸層協議:主要有兩個協議,TCP和UDP。TCP提供面向字節的可靠傳輸服務,以重傳和超時等機制作為差錯控制的基礎。由于對時延的不可預測,并不適用于實時通信傳輸。UDP提供不可靠的數據報傳輸業務。UDP頭包含的校驗數(8字節)可以發現和去掉含有比特錯誤的分組。UDP允許分組傳輸過程中出現丟失、復制、改序等。使用UDP協議時,高層必須使用錯誤恢復協議。
      
    應用層傳輸協議:使用RTP(實時傳輸協議)。該協議和IP/UDP結合使用,是面向會話的協議。每個RTP分組包含RTP頭標,載荷頭標(可選)和載荷本身。RTP頭標的內容見圖1,基本選項占用12字節,標記位標記有同一時間戳的一組分組的結束。RTP協議使發送方將數據分為大小合理的分組,并將解碼方觀察到的網絡特征反饋給發送方,使發送方可以動態調整比特率和抗誤碼機制。RTP分組和RTP載荷規范在第四部分討論。

    應用層控制協議:有H.245協議、SIP和SDP,或RTSP。這些協議可以實現流媒體的控制,收發方的協商和控制動態會話層。

    三、H.264的錯誤恢復工具

    錯誤恢復的工具隨著視頻壓縮編碼技術的提高在不斷改進。舊的標準(H.261、H263、MPEG-2的第二部分)中,使用片和宏塊組的劃分、幀內編碼宏塊、幀內編碼片和幀內編碼圖像來防止錯誤的擴散。之后改進的標準(H.263+、MPEG-4)中,使用多幀參考和數據分割技術來恢復錯誤。

    H.264標準在以前的基礎上提出了三種:(1)參數集合,(2) 靈活的宏塊次序(FMO),(3)冗余片(RS)來進行錯誤的恢復。

    1. 幀內編碼

    H.264中幀內編碼的技術和以前標準一樣,值得注意的是:

    (1)H.264中的幀內預測編碼宏塊的參考宏塊可以是幀間編碼宏塊,幀內預測宏塊并不像H.263中的幀內編碼一樣,而采用預測的幀內編碼比非預測的幀內編碼有更好的編碼效率,但減少了幀內編碼的重同步性能,可以通過設置限制幀內預測標記來恢復這一性能。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霍林郭勒市| 政和县| 左贡县| 永新县| 太仆寺旗| 岗巴县| 浠水县| 清原| 苏州市| 怀宁县| 合山市| 于田县| 通河县| 康定县| 古田县| 马鞍山市| 确山县| 灵丘县| 苍溪县| 舒城县| 广河县| 荆门市| 武宣县| 巴林右旗| 永仁县| 大石桥市| 红桥区| 商都县| 安泽县| 平定县| 肇源县| 阿巴嘎旗| 磐石市| 台湾省| 水城县| 上饶县| 嘉荫县| 二手房| 广宁县| 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