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PIC單片機外部振蕩電路設計

    PIC單片機外部振蕩電路設計

    作者: 時間:2013-05-11 來源:網絡 收藏

    晶振設計是單片機應用設計的重要環節之一,因此很有必要了解晶振電路的特點,組成以及如何選用相關電子元件。

    有四種振蕩方式可供選擇,振蕩方式經配置CONFIG的F0SC1,F0SC0位加以選擇,并在EPROM編程時寫入。

    晶體振蕩器/陶瓷振蕩器:

    XT、LP、HS三種方式中,需一晶體或陶瓷諧振器連接到單片機的OSC1/CLKIN和OSC2/CLKOUT引腳上,以建立振蕩,如圖1所示。電阻RS常用來防止晶振被過分驅動。在晶體振蕩下,電阻RF≈10MΩ。對于32KHZ以上的晶體振蕩器,當VDD>4.5V時,建議C1=C2≈30PF。(C1:相位調節電容;C2:增益調節電容。)

    表1:振蕩器類型選擇F0SC1F0SC0振蕩方式

    1.jpg

    00低功耗振蕩LP(Low Power)

    01標準晶體振蕩XT(Crystal/Resonator)

    10高速晶體振蕩HS(High Speed)

    11阻容振蕩RC(Resistor/Capacitor

    常見問題分析

    1:如何選擇晶體?

    對于一個高可靠性的系統設計,晶體的選擇非常重要,尤其設計帶有睡眠喚醒(往往用低電壓以求低功耗)的系統。這是因為低供電電壓使提供給晶體的激勵功率減少,造成晶體起振很慢或根本就不能起振。這一現象在上電復位時并不特別明顯,原因時上電時電路有足夠的擾動,很容易建立振蕩。在睡眠喚醒時,電路的擾動要比上電時小得多,起振變得很不容易。在振蕩回路中,晶體既不能過激勵(容易振到高次諧波上)也不能欠激勵(不容易起振)。晶體的選擇至少必須考慮:諧振頻點,負載電容,激勵功率,溫度特性,長期穩定性。

    2:如何判斷晶振是否被過分驅動?

    電阻RS常用來防止晶振被過分驅動。過分驅動晶振會漸漸損耗減少晶振的接觸電鍍,這將引起頻率的上升。可用一臺示波器檢測OSC輸出腳,如果檢測一非常清晰的正弦波,且正弦波的上限值和下限值都符合時鐘輸入需要,則晶振未被過分驅動;相反,如果正弦波形的波峰,波谷兩端被削平,而使波形成為方形,則晶振被過分驅動。這時就需要用電阻RS來防止晶振被過分驅動。判斷電阻RS值大小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串聯一個5k或10k的微調電阻,從0開始慢慢調高,一直到正弦波不再被削平為止。通過此辦法就可以找到最接近的電阻RS值。

    外部晶體振蕩器電路:

    PIC芯片可以使用已集成在片內的振蕩器,亦可使用由TTL門電路構成的簡單振蕩器電路。當外接振蕩器時,外部振蕩信號)僅限于HS。XT。LP)從OSC1端輸入,OSC2端開路。

    圖2所示的是典型的外部并行諧振振蕩電路,應用晶體的基頻來設計。74AS04反相器以來實現振蕩器所需的180°相移,4.7KΩ的電阻用來提供負反饋給反相器,10KΩ的電位器用來提供偏壓,從而使反相器74AS04工作在線性范圍內。

    3:如何選擇電容C1,C2?

    (1):因為每一種晶振都有各自的特性,所以最好按制造廠商所提供的數值選擇外部元器件。(2):在許可范圍內,C1,C2值越低越好。C值偏大雖有利于振蕩器的穩定,但將會增加起振時間。(3):應使C2值大于C1值,這樣可使上電時,加快晶振起振。

    PIC單片機外部振蕩電路設計
    PIC單片機外部振蕩電路設計

    圖2

    晶振相關文章:晶振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氏县| 筠连县| 扎鲁特旗| 门源| 灌云县| 磐石市| 自贡市| 平谷区| 隆安县| 乐昌市| 玛多县| 南川市| 格尔木市| 华坪县| 湖南省| 怀柔区| 柳州市| 北安市| 来宾市| 太仆寺旗| 东港市| 新津县| 青神县| 碌曲县| 德令哈市| 漳浦县| 樟树市| 深州市| 奎屯市| 集贤县| 思茅市| 龙口市| 洮南市| 平南县| 繁昌县| 台东市| 龙井市| 四川省| 万年县| 牡丹江市| 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