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跟蹤負載拉移方法研究

    跟蹤負載拉移方法研究

    作者: 時間:2011-09-14 來源:網絡 收藏
    移不使用直接頻率信號合成和分析,而是使用上變頻和下變頻器以及寬帶模數轉換器(ADC)和數模轉換器(DAC)創建和分析基帶波形。由于任意波形發生器(DAC)的寬帶特性,高達120MHz的寬帶調制信號可以被創建、上變頻并提交給DUT,從而允許幾乎無限數量具有感興趣帶寬的a1、b1、a2和b2波。

      在混合信號中,由于寬帶調制信號相位延遲引起的誤差可以被消除,因為阻抗可以被合成,在整個信號帶寬上沒有限制。這種系統能夠將信號中的每個頻率分量放到一個阻抗點,或一個任意圖案,甚至典型匹配網絡的真實頻率響應。圖5顯示了混合信號下的信號合成和分析過程。

      

    跟蹤負載拉移方法研究
    首先,單頻、多頻或調制信號(as)在頻域中與用戶定義的反射系數一起被定義為頻率的一個函數。再用反向快速傅里葉變換(FFT)將信號轉換到時域,然后加載進基帶的DAC。輸出信號再由射頻測試裝置從基帶上變頻為目標頻率,并注入DUT。

      其次,注入(an)和反射(bn)波由直接耦合器采樣,并經射頻測試裝置下變頻為低中頻(IF)信號,并由ADC在時域中捕獲每個信號。FFT用來將信號轉換到頻域,并計算測量得到的反射系數與調制帶寬的關系。

      第三,將測量得到的信號中每個頻率分量的反射系數與用戶預定義的值進行比較,然后在頻域中調整原始注入信號(a1,n, a2,n),并收斂到用戶定義的值。接著使用反向FFT將新的注入信號轉換到時域,并上載到DAC產生新的基帶信號。這些信號被射頻測試裝置上變頻為目標頻率,并回送給DUT。如同最初的開環方法中一樣,使用迭代過程比較創建的波形和目標波形,并根據需要進行連續校正。圖6給出了描述這個過程的流程圖。

      

    跟蹤負載拉移方法研究

      創新的MT2000系列混合信號有源系統提供從0.4至26.5GHz的寬帶能力,支持用寬帶調制信號實施從標準帶寬到120MHz(可用帶寬到240MHz)的測量。

      利用MT2000系列系統可以實時開展單頻測量,測試速度可以超過每分鐘1000個功率和阻抗負載狀態。MT2000系統可以使用90個基準負載狀態、掃頻式負載與源諧波端接以及16個功率電平在5分鐘內執行獨立的完全受控的多維負載拉移參數掃描并捕獲5000多個測量點。

      混合信號開環技術的優勢有很多:高速單頻器件表征,高伽瑪,對實際通信標準兼容的調制信號提供寬帶控制,最終形成非常實用的DUT表征,而它的有源特性允許方便地集成晶圓上的測量系統。

      與閉環技術不同,混合信號開環技術沒有反饋路徑,因此不會產生調諧環路振蕩。與傳統的開環有源負載拉移方法相比,可以達到更高的測量速度,不再需要為每個阻抗受控頻率準備單個合成器。另外,系統的開環特性使得注入放大器可以被一直使用到飽和功率電平,因為信號合成和分析可以識別由于功率放大器造成的非線性問題,并通過修改注入信號自動進行補償。

      最后,由于有源負載拉移系統只控制目標頻率處的阻抗,DUT看到的系統特征阻抗即使對帶外頻率來說也是50Ω。這樣可以減少在使用無源負載拉移技術時可能發生的帶外振蕩。

    pa相關文章:pa是什么


    晶體管相關文章:晶體管工作原理


    晶體管相關文章:晶體管原理
    電子負載相關文章:電子負載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負載 拉移 方法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云| 凯里市| 大城县| 应用必备| 吴桥县| 深水埗区| 萨嘎县| 原平市| 元阳县| 清水县| 金乡县| 勐海县| 平定县| 金坛市| 固阳县| 皮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红河县| 竹山县| 林口县| 三台县| 赤峰市| 自贡市| 天津市| 陇西县| 北宁市| 平乐县| 和硕县| 青海省| 句容市| 永川市| 遂宁市| 渑池县| 馆陶县| 宁化县| 山西省| 改则县| 都安| 正阳县| 江北区| 崇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