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電磁兼容的概念及設計方法

    電磁兼容的概念及設計方法

    作者: 時間:2011-02-20 來源:網絡 收藏

    5.2 對電磁干擾可能傳播的路徑的

    5.2.1 電路性耦合

    當兩個電路存在公共阻抗時,一個電路的電參數通過公共阻抗對另一個電路的電參數產生了影響。而這種影響造成誤動作時,即為通過電路性耦合的路徑產生的電磁干擾。公共阻抗主要有共回路導線、共地阻抗和共電源內阻。

    電路性耦合的

    1)對共電源內阻產生的電磁干擾,可以用不同的電源分別供電的方法,以去除共電源內阻產生的電路性耦合。

    2)對共回路導線產生的電磁干擾,可以用對導線阻抗加以限制或去耦的方法,以減低共回路導線產生的電路性耦合。共回路導線的阻抗包括電阻和電感。

    ——限制電阻的方法增大共回路導線的截面、減小共回路導線的長度和降低接觸電阻;

    ——限制電感的方法減小共回路導線的長度和來回線的距離;

    ——電路去耦的方法去掉共回路導線,而將不同的回路僅在一點連接。

    3)對共地阻抗產生的電磁干擾,可以用降低共地阻抗的方法,以去除共地阻抗產生的電路性耦合。

    ——接地的種類和作用

    電子設備一般有兩種接地。一種是安全接地,即將機殼接地,當機殼帶電時,電源的保護動作,切斷電源,以保護工作人員的安全;另一種是工作接地,給電路系統提供一個基準電位,同時也可將高頻干擾引走。但是,不正確的工作接地反而會增加干擾,比如共地線干擾,地環路干擾等等。

    工作接地按工作頻率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工作頻率低的(小于1MHz)采用單點接地式,即把整個電路系統中的一個結構點看作接地參考點,所有對地連接都接到這一點上,并設置一個安全接地螺栓;工作頻率高的(大于30MHz)采用多點接地式,即在該電路系統里,用一塊接地平板代替電路中每部分各自的地回路。其主要原因是接地引線的感抗與頻率和長度成正比,工作頻率高時將增加共地阻抗,從而將增大共地阻抗產生的電磁干擾。工作頻率在上述兩者之間的可采用混合接地式。

    此外,還有一種浮地式,即該電路的地與大地無導體連接。其優點是該電路不受大地電性能的影響。其缺點是該電路易受寄生電容的影響,而使該電路的地電位變動和增加了對模擬電路的感應干擾。

    ——對接地電阻的要求

    接地電阻越小越好。因為當有電流流過接地電阻時,其上產生的電壓,將產生共地阻抗的電磁干擾。另外,該電壓不僅使設備受到反擊過電壓的影響,而且使操作人員受到電擊傷害的威脅。因此,一般要求接地電阻小于4Ω。

    接地電阻由接地線電阻、接觸電阻和地電阻組成。為此降低接地電阻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一是降低接地線電阻,為此要用總截面大和長度小的多股細導線。

    二是降低接觸電阻,為此要將接地線與接地螺栓和接地極作緊密又牢靠地連接,并要增加接地極和土壤之間的面積與接觸的緊密度。

    三是降低地電阻,為此要增加接地極的表面積和增加土壤的電導率(如在土壤中注入鹽水)。

    ——低頻電路地

    工作頻率低于1MHz的一個電路采用單點接地式,以防兩點接地產生共地阻抗的電路性耦合。多個電路的單點接地式又分為串聯和并聯兩種,由于串聯接地產生共地阻抗的電路性耦合,所以低頻電路最好采用并聯的單點接地式。

    為防止工頻和其它雜散電流在信號地線上產生干擾,信號地線應與功率地線和機殼地線相絕緣。且只在功率地、機殼地和接往大地的接地線的安全接地螺栓上相連(浮地式除外)。

    地線的長度(L/m)與截面積(S/mm2)的關系為

    S>0.83L (11)

    ——高頻電路地

    工作頻率高于30MHz的電路采用多點接地式。因為接地引線感抗與頻率和長度成正比,所以地線的長度要盡量短。多點接地時,盡量找最接近的低阻值接地面接地。

    ——混合接地式

    工作頻率介于1~30MHz的電路采用混合接地式。當接地線的長度小于工作信號波長的1/20時,采用單點接地式,否則采用多點接地式。

    ——屏蔽地

    電路的屏蔽體,即用屏蔽材料將電磁輻射源屏蔽起來,并將屏蔽體接地,以降低電磁輻射的干擾。屏蔽體內的電路地線只能一點接屏蔽體,而不得利用屏蔽體作返回導體。

    ——電纜的屏蔽層

    對于多層屏蔽電纜,每個屏蔽層應在一點接地,各屏蔽層應相互絕緣。

    當電纜長度大于工作信號波長的0.15倍時,采用間隔工作信號波長的0.15倍的多點接地式。如果不能實現,則至少應將屏蔽層兩端接地。

    4)電位隔離

    電位隔離分為機械、電磁、光電和浮地幾種隔離方式,其實質是人為地造成電的隔離,以阻止電路性耦合產生的電磁干擾。

    ——機械隔離采用繼電器來實現其線圈接收信號,機械觸點發送信號。機械觸點分斷時,由于阻抗很大、電容很小,從而阻止了電路性耦合產生的電磁干擾。缺點是線圈工作頻率低,不適合于工作頻率較高的場合使用。而且存在觸點通斷時的彈跳和干擾以及接觸電阻等。

    ——電磁隔離采用變壓器來實現通過變壓器傳遞電信號,阻止了電路性耦合產生的電磁干擾。對于交流的場合使用較為方便,由于變壓器繞組間分布電容較大,所以使用時應當與屏蔽和接地相配合。

    ——光電隔離采用光電耦合器來實現通過半導體發光二極管(LED)的光發射和光敏半導體(光敏電阻、光敏二極管、光敏三極管、光敏晶閘管等)的光接收,來實現信號的傳遞。光電耦合器的輸入阻抗與一般干擾源的阻抗相比較小,因此分壓在光電耦合器輸入端的干擾電壓較小,而且一般干擾源的內阻較大,它所能提供的電流并不大,因此不能使發光二極管發光。光電耦合器的外殼是密封的,它不受外部光的影響。光電耦合器的隔離電阻很大(約1012Ω),隔離電容很小(約數pF)能阻止電路性耦合產生的電磁干擾。只是光電耦合器的隔離阻抗隨著頻率的提高而降低,抗干擾效果也將降低。

    ——浮地浮地可使功率地(強電地)和信號地(弱電地)之間的隔離電阻很大,所以能阻止共地阻抗電路性耦合產生的電磁干擾。

    5.2.2 電容性耦合

    任何兩個導體之間都存在著電容。電容值與介質的介電常數ε和兩個導體的有效面積成正比、與兩個導體之間的距離D成反比。當兩個平行圓導體直徑為d時,其電容C為

    C=πε/ln(D/d) (12)

    當一個導體對地具有電位U1,阻抗Z1,另一個導體對地具有阻抗Z2,兩個導體具有相同地電位,通過兩個導體之間的電容,在另一個導體上將產生干擾電壓U2為

    U2=U1Z2/(Z1+Z2+1/jωC) (13)

    當阻抗Z1和阻抗Z2中含有電感分量時,產生的干擾電壓U2有可能大于導體1對地的電位U1。

    電容性耦合的等值電路圖見圖1。

    圖 1 電 容 性 耦 合 的 等 值 電 路 圖

    在上述分析中,兩導線間的有效耦合長度應遠小于信號波長(一般為1/10)時,才允許使用集中參數的等效電路來分析線間耦合,否則必須應用電磁場理論的傳輸方程來分析線間耦合。

    電容性耦合的

    1)盡可能減小干擾源U1的幅值和干擾源的變化速度ω。

    2)Z1和Z2設計得盡可能大,且Z1遠大于Z2。

    3)耦合電容設計得盡可能小

    ——盡量加大兩個導體間的距離;

    ——盡量縮短兩個導體的長度;

    ——盡量避免兩個導體平行走線。

    4)屏蔽

    屏蔽的目的切斷干擾源和被干擾對象之間的電力線,以免除電容性耦合的電磁干擾。

    屏蔽的方法采用與干擾源基準電位相連的屏蔽;采用與被干擾對象基準電位相連的屏蔽;或者上述兩者都用,其效果更好。

    屏蔽的注意事項

    ——要有完整的屏蔽,否則屏蔽的效果降低;

    ——要用導電性能好的材料作屏蔽,否則屏蔽的效果降低;

    ——要有良好的屏蔽接地,否則屏蔽的效果降低。當導線的長度小于工作信號波長的1/20時,采用單點接地式,否則采用多點接地式。接地線的長度要盡量短。

    5)平衡

    平衡的目的當干擾源和被干擾對象的基準電位是互相獨立時,可以采用平衡的方法,即使干擾源和被干擾對象的耦合電容平衡,以免除電容性耦合的電磁干擾。

    平衡的方法

    ——干擾源和被干擾對象均采用絞合導線;

    ——采用四芯導線,使干擾源和被干擾對象的導線交叉對稱。

    5.2.3 電感性耦合

    任何兩個回路之間都存在著互感。互感值與介質的磁導率μ成正比,并與兩個回路的幾何尺寸有關。兩個回路的布局如圖2所示。

    圖2 兩 個 回 路 的 布 局 圖

    圖中1~1為第一個回路,2~2為第二個回路,a、b、c、d為回路的間距。另外設l為回路的長度。

    兩個回路的互感M為

    M=μlln(ac/bd)/2π (14)

    當第一個回路具有電流i1,通過兩個回路之間的互感M,在第二個回路上產生的干擾電壓u2為

    u2=Mdi1/dt (15)

    電感性耦合的設計方法是

    1)盡可能減小干擾源電流i1的變化速度。

    2)盡可能設計得使兩個回路的互感M小,為此

    ——盡量加大兩個回路間的距離;

    ——盡量縮短兩個回路的長度;

    ——盡量避免兩個回路平行走線;

    ——盡量縮小兩個回路的面積,并減低重合度。

    3)屏蔽

    屏蔽的目的切斷干擾源和被干擾對象之間的磁力線,以免除電感性耦合的電磁干擾。

    屏蔽的方法采用鐵磁性導體的靜態磁屏蔽,采用良導體感應渦流的動態磁屏蔽。

    隔離器相關文章:隔離器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市| 专栏| 类乌齐县| 德昌县| 新宁县| 日土县| 洪泽县| 内丘县| 巴林右旗| 丰原市| 延津县| 宜春市| 全州县| 齐齐哈尔市| 孝感市| 柏乡县| 当雄县| 深州市| 洛隆县| 鹤山市| 镇原县| 西乌珠穆沁旗| 克什克腾旗| 德兴市| 灯塔市| 杨浦区| 基隆市| 容城县| 宣武区| 石渠县| 滨州市| 焦作市| 白河县| 东城区| 依安县| 揭东县| 论坛| 普兰店市| 化德县| 石河子市| 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