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采用片上系統技術來設計FC協議芯片的方案解析

    采用片上系統技術來設計FC協議芯片的方案解析

    作者: 時間:2012-05-09 來源:網絡 收藏

    芯片的結構

    根據3.2節的討論。FC對上層的接口(ULP)采用PCI接口,由芯片內置的PCI-TARGET內核實現。

    虛線方框部分構成了FC的N端口,整個芯片中有2個N端口。每個FC-N端口由“FC收發通道”和“FC幀收發控制器”2層構成。“FC收發通道”與光電接口模塊配合可實現FC-0層、FC-1層和FC-2層中數據幀收發的功能。該層為上層接口提供用于數據幀收發的片內FIFO通道。“FC幀收發控制器”實現FC-2層的數據幀打包、開包和檢錯。另外,通過芯片內嵌的軟件模塊實現FC-2層的序列和交換協議;同時提供ULP接口。下文對FC通道、幀收發控制器、CPU內核及ULP 接口作分別討論。

    FC收發通道模塊的設計

    功能概述

    該模塊主要完成FC-2層幀的收發,包括:完成SERDES(串-并互相轉換模塊)與光電接口的連接、完成FC-1層的8b/10b編解碼、FC-2層幀級的CRC校驗和FC有序集碼的譯碼;同時利用內置存儲器構成FIFO與FC芯片后端模塊進行數據交換的緩沖區。

    組成結構

    該模塊分為“FC發送通道”和“FC接收通道”。在收發通道之間提供多種自環測試的通路(未在圖中標出)。

    “FC發送通道”主要由以下單元組成:

    (1)并-串轉化單元;

    (2)發送時鐘鎖相環;

    (3)8b/10b編碼單元;

    (4)CRC校驗生成單元;

    (5)TX-FIFO發送控制單元;

    (6)TX-FIFO數據輸入緩沖單元;

    (7)自環控制單元。

    “FC接收通道”主要由以下單元組成:

    (1)串-并轉化單元;

    (2)接收時鐘鎖相環;

    (3)時鐘恢復單元;

    (4)同步檢測單元;

    (5)有序集譯碼單元;

    (6)8b/10b解碼單元;

    (7)CRC校驗單元;

    (8)RX-FIFO發送控制單元;

    (9)RX-FIFO數據輸出緩沖單元;

    (10)自環控制單元。

    數據收發緩沖區的定義

    數據緩沖區TX-FIFO、RX-FIFO的定義如表2所示:途中發送緩沖區是33位,低32位是發送的數據,第32位用于表示當前碼字是否為有序集碼。接收緩沖區是36位,低32位是接收到的數據,高位部分保存FC-2幀的CRC校驗結果、8b/10b碼的譯碼校驗等信息。

    雙絞線傳輸器相關文章:雙絞線傳輸器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乐县| 克山县| 乌兰浩特市| 十堰市| 醴陵市| 周至县| 河曲县| 英超| 定边县| 洞头县| 曲水县| 巩义市| 青州市| 普格县| 勃利县| 湘阴县| 德清县| 行唐县| 张北县| 新闻| 商南县| 越西县| 桃江县| 葵青区| 黎城县| 应城市| 永宁县| 松滋市| 榕江县| 马关县| 铁力市| 庆元县| 墨江| 锦州市| 江油市| 井冈山市| 新安县| 芮城县| 察隅县| 枞阳县| 富源县|